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践更的意思、践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践更的解释

(1).古代的一种徭役。轮到的可以出钱雇人代替。受钱代人服役叫践更。《史记·吴王濞列传》:“卒践更,輒与平贾。” 张守节 正义:“践更,若今唱更、行更者也,言民自著卒……贫者欲顾更钱者,次直者出钱顾之,月二千,是为践更。” 宋 苏轼 《策别厚货财》之二:“昔 汉 之制,有践更之卒,而无营田之兵。” 清 田从典 《拟七德九功舞歌效乐天体》:“今日公家免践更,鼓腹行歌仍作息。”

(2).交替任职;先后任职。《旧唐书·杨於陵传》:“居朝三十餘年,践更中外,始终不失其正。” 唐 柳宗元 《为崔中丞请朝觐表》:“中外践更,出入迭用。” 宋 陈亮 《谢赵同知启》:“敬惟同知相公蚤以文墨,自结主知,出其才猷,遂为世用。践更多矣,声问伟然。”

(3).谓轮流,替换。 清 杨揆 《病兵吟》:“朝不得食,荷戈拓戟;暮不得息,践更行汲。”《花月痕》第四七回:“此时各道援师,早撤防了。 颜 林 二将,部下各留千人,半年更换一班,就是 紫沧 子弟兵,也只是践更而已。”

(4).经历。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序》:“纵谈所及,多故实旧闻,或古今嘉言善行,皆少日所传於长老名流,及出入中朝身所践更者。”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践更”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根据上下文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徭役代行制度
    指古代的一种徭役形式,轮到服役的人可出钱雇人代替,受雇者称为“践更”。例如《史记·吴王濞列传》记载“卒践更,輒与平贾”,表明吴王刘濞通过支付酬劳代役收买人心,每月酬劳约为二千钱。

  2. 官职交替或轮换
    表示官员在不同职位间交替任职。如《旧唐书·杨於陵传》提到其“践更中外,始终不失其正”,指杨於陵三十余年间在中央与地方官职中轮换。

  3. 轮流替换
    用于描述士兵或劳役的轮班制度。例如清代杨揆《病兵吟》中“践更行汲”描绘士兵轮班取水的场景。

  4. 引申为“经历”
    少数文献中用作动词,表示经历或实践。如部分辞典释义中提到的“经历”含义,但具体用例较少。

扩展说明:
“践更”一词的演变体现了古代社会制度的特点。其核心逻辑是通过经济手段(如雇役)或行政安排(如轮职)实现人力调配,反映了早期劳务雇佣和官僚体系的雏形。需注意,不同朝代的具体实施细节可能有所差异。

网络扩展解释二

践更

践更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践”和“更”。下面将对这个词语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进行介绍。

1.词义

践更指的是夜里熬夜、不睡觉,也可以指在半夜起床做事。同时,它也可以用来比喻不顾一切地进行某项活动或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晚上不睡觉工作或学习的状态。

2.拆分部首和笔画

践的部首是“足”,笔画数为11。更的部首是“曰”,笔画数为7。

3.来源

践更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晋书·高祖纪上》中,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员在夜晚公务繁忙时,需要在更夜时分处理事务的情况。

4.繁体

践更的繁体字为「踐更」。

5.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对践更的写法有一些差异,例如《说文解字》给出的写法是「踐更」,《康熙字典》则给出的写法是「践更」。

6.例句

他经常践更工作到深夜。

为了完成这个项目,他决定践更。

7.组词

践行、更加、更替

8.近义词

通宵、熬夜、夜以继日

9.反义词

早睡、守夜、睡眠充足

别人正在浏览...

百化边俎比肩系踵冰兢长虫巢许冲穆充数崇雉酬据褚小怀大蹉动档案馆调举低心下意飞鶱風流座风蚀负水格赋滚滚滔滔估评悍厉鼾寝合庆红靺鞨黄涔懽忻鼓舞哕哕荐鹗兼容并包饯尸见小闇大积案盈箱家蔬甲矟九源客宿枯克老卖泪迹凉斋廖叔糲食丽思迈寿嫚臧匿作沤肥乞儿马医生产合作社升遐噬狗诗门穗子锁鐄畋马托依顽宂衺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