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甲坊署的意思、甲坊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甲坊署的解释

掌管甲冑等的官署。《新唐书·百官志三》:“甲坊署,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掌出纳甲胄、綅绳、筋角、杂作及工匠。监作二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甲坊署是中国古代官署名,特指唐代中央机构中负责兵器甲胄制造的专职部门。其核心释义与历史职能如下:

一、机构性质与隶属

甲坊署为唐代军器监下属的两大生产机构之一(另一为弩坊署),专司盔甲、兵器等军用装备的制作与保管。据唐代典制文献记载,其行政层级属少府监体系,直接服务于国家军事需求。

二、职能范围

  1. 甲胄制造

    主掌皇室卫队及宫廷禁军的铠甲、头盔等防护装备生产,采用皮革、金属等材料精工锻造。

  2. 兵器管理

    兼管刀剑、矛戟等冷兵器的制作与库存调配,需定期查验修缮以保障军备质量。

  3. 工艺传承

    集中全国顶尖工匠,通过标准化流程确保武器装备的制式统一,代表唐代军工技术的最高水平。

三、历史沿革与定位

该机构始设于唐高祖武德年间(618-626年),废止于唐末五代时期。其运作模式载于《唐六典·卷二十二》,明确记载:“甲坊署令一人,掌造甲胄、绶绳、筋角等杂作”。作为古代军事工业的重要实证,甲坊署反映了唐代“府兵制”下中央集权化的军工管理体系。

四、现代研究价值

甲坊署的职能架构为研究唐代军事制度、手工业分工及物质文化提供了关键切入点。学界通过敦煌文书、出土甲胄实物与该机构记载互证,揭示了唐代军工生产的规模化特征与技术演进脉络。

依据来源:唐代官制文献《唐六典》、现代学者张国刚《唐代官制》相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史卷》机构条目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

甲坊署是唐代设立的官署名,主要负责军事装备的管理与制造。以下是详细解释:

  1. 机构性质与隶属
    甲坊署隶属军器监,是唐代中央军事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能涵盖甲胄(铠甲)、绶绳(系甲胄的带子)、筋角(制弓材料)等军需物资的出纳、制作及工匠管理。

  2. 职官设置
    据《新唐书》记载,甲坊署设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并配有监作二人,负责监督生产流程。

  3. 职能扩展
    除甲胄外,还管理“杂作”事务,可能涉及其他军械或辅助装备的制造。工匠群体由该署统一调配,体现唐代军事工业的集中管理模式。

  4. 历史沿革
    宋代改设东、西作坊,金代则设军器库,职能与甲坊署类似,可见其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5. 相关考据
    北朝至辽代文献中提到的“甲坊”多指制造铠甲的作坊,而唐代“甲坊署”是此类机构的官方规范化名称。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职官品级或运作细节,可参考《新唐书·百官志》等原始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班白备马不痛不痒憯怛长垜雏本搓挪等赋叠雪恶幛焚轶戈棘翰迹盍戠后父画本画虎换斗移星郇庖宦辙惠普洁身累行借书留真计辟旧典酒燕镌镵科薅口话旷原蓝靛冷眼旁观立瓜力索褛裂弄鬼妆幺潜闭千佛山搴撷青骹阮郎迷三寸气三阳五会杉篱赡文盛明释兵侍夜手战俟几唐室鼗牢条菅铜签佗背外象伪荆卿五元象筵西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