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象筵的意思、象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象筵的解释

(1).象牙制的席子。多形容豪华的筵席。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堂设象筵,庭宿金悬。” 唐 陈子昂 《麈尾赋》:“承正人之嘉庆,对象筵与宝瑟。” 宋 晏殊 《望仙门》词:“管絃声细出帘櫳,象筵中。”

(2).喻冰雪之地。 唐 刘禹锡 《酬令狐相公雪中游玄都观见忆》诗:“人披鹤氅出,马踏象筵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象筵”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象牙制的席子,形容豪华的筵席
    此义项源于古代文献中对象牙席子的描述,常用来代指宴会陈设奢华、宾客尊贵的场景。例如南朝宋诗人颜延之在《皇太子释奠会作诗》中提到“堂设象筵”,唐代陈子昂的《麈尾赋》也以“对象筵与宝瑟”形容宴会的高雅布置。

  2. 比喻冰雪覆盖之地
    这一用法更具文学色彩,通过“象筵”的洁白平整,类比冰雪铺展的视觉效果。唐代刘禹锡在《酬令狐相公雪中游玄都观见忆》中写道“马踏象筵行”,即以“象筵”暗喻雪地。


二、延伸解析


三、关联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出处或相关词汇,可参考古籍《全唐诗》《文选》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象筵

象筵(xiàng yán)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象(xiàng)和筵(yán)。

【象】的拆分部首是⺧,它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大象的形象。【象】的笔画数为10。

【筵】的拆分部首是⺮,它是一个兼声字,表示竹子的形象。【筵】的笔画数为12。

象筵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宴会文化。在古代,举行大宴会时会摆放象牙和竹子制成的桌椅,称为象筵,用以招待重要的客人。

在繁体字中,象筵的写法保持不变。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象筵的写法稍有不同。【象】的古代写法为⺏,表示象牙;而【筵】的古代写法为⺝,表示竹子。

例句:他们在宴会上摆放了华丽的象筵,为客人们提供舒适的用餐环境。

其他与象筵相关的词语有:象牙、筵席、宴会、宾客等。

象筵的近义词为宴席,反义词为简朴。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