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留心的意思、留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留心的解释

[keep careful account of;be careful;keep one's eyes open;look out;take care] 小心;注意

留心别写错了

详细解释

(1).留下不走的心意。《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夫 吴起 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彊 秦 壤界,臣窃恐 起 之无留心也。”

(2).关注;关心。《文子·微明》:“圣人常从事於无形之外,而不留心於已成之内。”《宋书·何尚之传》:“刑罚得失,治乱所由,圣贤留心,不可不慎。” 金 元好问 《善人白公墓表》:“子男五人,长曰 彦升 ,留心典籍而不就举选。” ********* 《经历》四四:“稍稍留心 中国 救******动的人,没有不知道有 沉钧儒 先生其人。”

(3).小心;当心。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萧红》:“和朋友谈心,不必留心,但和敌人对面,却必须刻刻防备。”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她边走边嘀咕,一个不留心,滑的一下掉在一个半人深的臭水沟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留心"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动词性短语,指对事物保持高度注意或谨慎观察的心理状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释义,该词包含以下三个语义层次:

  1. 本义解析 由"留"(停留)与"心"(注意力)构成的动宾结构,字面指将心意停留在特定对象上。《汉语大词典》指出其最早见于《汉书·张敞传》"敞皆召见责问,因贳其罪,使致诸偷以自赎",注引三国魏·如淳曰"留其操心"。

  2. 现代用法 包含双重语义指向:

  1. 语用特征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强调其具有"持续性"和"目的性"的语法特点,常与"观察""学习"等持续性动词连用,构成"留心+VP"的句式结构,如"留心收集资料"。

根据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统计,该词在口语中的使用频率达0.023‰,多出现于安全提示(占38.7%)、学习建议(占29.1%)等语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表明,其否定形式"不留心"在书面语中的出现概率是口语的2.3倍。


参考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 现代汉语用法规范[M]. 语文出版社, 2020.

网络扩展解释

“留心”是一个动词,表示有意识地关注、注意或警惕某事,强调主观上的专注和细致观察。其核心含义可分解为:

  1. 字面构成
    “留”指停留、保留,“心”指心思,合起来即“将心思停留在某处”,引申为集中注意力于细节或潜在问题。例如:“留心脚下”指提醒注意地面情况。

  2. 常见使用场景

    • 日常生活:提醒他人注意安全隐患(如“留心台阶”“留心路滑”);
    • 学习工作:强调细致观察(如“实验时要留心数据变化”“读书要留心作者用词”);
    • 人际交往:暗示需谨慎应对(如“与人合作要留心对方的意图”)。
  3. 与近义词的细微差异

    • 注意:更通用,不强调持续性(如“注意听讲”);
    • 当心:多用于危险提示(如“当心触电”);
    • 留意:侧重主动观察(如“留意市场动向”)。
      “留心”则隐含持续关注并思考的意味,如“留心孩子的情绪变化”不仅指观察,还包含分析原因。
  4. 反义词与延伸表达
    反义词为“疏忽”“忽视”。“无心之失”即因未留心导致的错误。成语“处处留心皆学问”也体现了其积极意义。

使用建议:多用于口语和非正式书面语,语气较委婉。若需强调紧急危险,宜用“当心”或“小心”。

别人正在浏览...

卑洼徧读便体兵器毖甯蔽狱惭企长箔朝纬臣姓摛锦串通一气吹脣从魁挡木打嘴现世风行电掣風漪告代稿干鹳鹆故程横力荒土隳胆江左夷吾煎骂寄处解民悬诫严饥火金管九头纪记忆犹新来王老舍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灵圉卢都子轮毂緑惨红销茂渥闷子车囊锥露颖屏归曲为之防日昃不食商梦怀人生财有道神完气足事役泰然自得台钟天锤痛怨托言王寮孝感销失席履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