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祸的开端。《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出长子 谭 为 青州 , 沮授 諫 绍 必为祸始, 绍 不听。” 明 夏完淳 《大哀赋》序:“追原祸始,几及千言。”
“祸始”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灾祸的开端,通常用于描述事件或行为的初始阶段可能引发后续不良后果的情况。以下为详细解析:
提示:如需更多古籍原文或近义词对比,可参考辞海及查字典的详细释义。
《祸始》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祸患的开始”。它由两个部分组成:祸和始。
祸:拆分部首和笔画:害字旁(灬)+示字头(礻),共10个笔画。
《易经》称“灬”为害宫,代表祸患、灾难等,因此“祸”字表示不幸、灾祸。
始:拆分部首和笔画:女字旁(女)+台字底(台),共8个笔画。
女字旁表示动作、行为,台字底表示高起的平地,因此“始”字表示开始、起初。
根据以上解释,可以得出“祸始”的意思是灾祸的开始。
《祸始》的繁体形式为「禍始」。
古代汉字写法相对简洁,而《祸始》的古字形写作「福始」。
1. 那场大火是灾难的祸始。
2. 贪婪和欺诈是犯罪的祸始。
3. 温和的对话可以阻止冲突的祸始。
1. 灾祸
2. 祸患
3. 祸端
4. 祸事
1. 祸根
2. 祸渊
3. 祸源
4. 祸胎
福泽
平安
吉祥
康泰
哀感中年葆塞鞭灵走石避道布草厕列乘旦喘牛锤鍊大患登岁典训地支趸柱蛾鬟泛泊放印子反科学返聘复合词赋里根核光施观望不前候吏货师建历箭矢夹衫既济禁制品诘屈悸罔拘罗苦箴冷凝立体露胆披诚戮挞马鲛毛手毛脚民情谬种疲斾钳罗跂骨日曜上邦声名狼藉实证水阴说乐肆谈伺衅死心落地陶学士剔牙杖文明结婚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