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丰年。 晋 陶潜 《有会而作》诗序:“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裁通。”
(2).升于岁首。《旧唐书·音乐志三》:“玄鸟司春,苍龙登岁。”
登岁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需从古籍用例与文字训诂两方面考察:
一、本义指谷物丰收之年(《汉语大词典》) 《后汉书·陈忠传》"登岁之功,不可卒暴"中,东汉学者李贤注"登谓五谷成熟",指庄稼成熟后完成年度农事。此用法源自"登"字甲骨文象形双手捧豆献祭,引申为谷物成熟,《说文解字》释"登"为"上车也",段玉裁注"引申之凡上升曰登",暗含收成归仓之意。
二、引申指岁首起始(《辞源》修订本) 《宋书·礼志》"三元登岁,万国来宾"中,"登岁"与"三元"(正月初一)对应,指新年开端。此处"登"取《尔雅·释诂》"登,陞也"的上升义,喻指时间进入新周期,《礼记·月令》郑玄注"岁,谓太岁"佐证其与历法关联。
该词现代多用于文献研究领域,如农业史著作常引《齐民要术》"登岁备粮"佐证古代仓储制度,而《骈字类编》等类书则收录其岁时文化内涵。
“登岁”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丰年
指农作物丰收的年份。该释义源自晋代陶潜的《有会而作》诗序:“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裁通。”
例句:古文中常用“年登岁阜”形容五谷丰登、民生富足的状态。
升于岁首
表示时间进入岁首(即一年的开端)。此用法可见于《旧唐书·音乐志三》:“玄鸟司春,苍龙登岁。”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陶潜诗文等古籍。
跋踄傍继不差上下布述错重眈眈殚述大人国得售蝶使蜂媒都蓝短簿祠飞魄风期麸金富族构言关帝庙犷猤关托归桡行道树黑咕隆咚缓火嘉表及艾犍牛绞刀赍贡矜许絶理开戏恳让龙兴云属逻袖落叶知秋梅花菊赧赧然宁生覃敷求雨七子八壻妻族劝借染习绒面三日新妇傻汉尚字神心司契酸麻唐梯鼃吹枉流位置贤阁详语小法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