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磔的意思、戈磔的详细解释
戈磔的解释
指书法中戈和磔两种笔法。 清 陈维崧 《宝鼎现·题<定武兰亭>初拓和蘧庵先生原韵》词:“论戈磔,争夸典午,人擅韭花兼躉尾。”
词语分解
- 戈的解释 戈 ē 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干(乶 )戈。倒(僶 )戈。枕戈待旦。 姓。 笔画数:; 部首:戈; 笔顺编号:
- 磔的解释 磔 é 古代分裂牲体以祭神。 古代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磔刑。 汉字笔形之一,即“捺(?)”。 笔画数:; 部首: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戈磔”是书法术语,指两种特定的笔法:“戈”和“磔”。以下是详细解释:
1.戈
- 含义:指书法中“戈法”,即类似“戈”字形(如“乛”“乙”等)的笔画写法,常用于“戈”字旁的字(如“我”“武”等)。该笔法强调斜钩的力度与弧度,要求运笔时提按转折分明。
- 经典示例:唐代欧阳询的“戈法”以险劲著称,其《九成宫醴泉铭》中的“戈”笔被视为典范。
2.磔
- 含义:原指古代分裂肢体的酷刑,借喻书法中捺笔(“㇏”)的舒展与顿挫。隶书中的“波磔”最具代表性,表现为向右下方重按后提笔出锋,形成“蚕头燕尾”的形态。
- 技法要点:起笔藏锋,行笔渐重,收笔时先顿后挑,如《曹全碑》中的长捺。
3.综合运用
“戈磔”并称时,常指代书法中需重点掌握的两种技法。清代陈维崧在词作《宝鼎现》中提到“论戈磔,争夸典午”,反映当时文人讨论书法笔法的风潮。
4.参考资料建议
若需深入了解,可查阅《欧阳询楷书结构三十六法》等书法理论著作,或观摩汉隶、唐楷碑帖中的具体运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戈磔》这个词是一个古代汉字,它的意思是指"戈钺(一种兵器)刺穿身体"的刑罚。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一部分是“戈”(意为戈兵器),另一部分是“磔”(意为用刑罚或捆绑)。根据笔画计算,它总共由8画组成。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这是一种残酷的刑罚方式,用于对付犯下严重罪行的人。古代人民相信用这种刑罚可以示众威慑,因此将罪犯用戈钺刺穿身体以示警戒。
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是「戈轍」。虽然写法不同,但其含义仍然相同。
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对于《戈磔》这个词来说,我们可以将其描述为:上部分为“戈”字的形状,下部分为“磔”字的形状。这种书写形式旨在表达刑罚的严厉。
这个词在使用时可以用于描述刑罚的残酷,例如:犯人因犯下重罪而受到戈磔的刑罚。
在其他词汇方面,与《戈磔》有关的组词包括:刑罚、威慑、示众等。这些词可以用来描述这一残酷的刑罚手段并扩展我们对这个词的理解。
然而,近义词和反义词方面可能不适用于《戈磔》,因为它是一个很具体描述的词汇,很难找到与之完全相似或相反的词汇。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