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millary sphere] 古代一种天文仪器,由一组圆环构成,设计成表示天球的若干重要位置,并将其极轴调到子午圈和地平圈之内
我国古代观测天体位置的仪器。又称浑天仪。《南史·宋纪上·武帝》:“ 长安 丰稔,帑藏盈积,帝先收其彝器、浑仪、土圭、记里鼓、指南车及 秦始皇 玉璽送之都。”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天文家有浑仪,测天之器,设於崇臺,以候垂象者,则古之璣衡也。”《清史稿·天文志二》:“ 明 於 北京 齐化门 内倚城筑 观象臺 ,倣 元 製作浑仪、简仪、天体三仪,置於臺上。”
浑仪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观测仪器,其含义及核心信息可综合如下:
浑仪是以浑天说为理论基础设计的天文仪器,用于测量天体的球面坐标位置。其名称中的“浑”字源于古人对宇宙的认知——认为天空如蛋壳般包裹地球(类似天球模型),星辰镶嵌于天壳之上。
以上信息综合自古代天文文献及博物馆记录(来源:、2、3、4、7)。
浑仪是一个拆分为“⿰氵允”的汉字,由两个部首组成,拆分后的笔画数为6。
浑仪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诗经·小雅·鹤鸣》一篇,其中有一句诗“浑之未敢息兮”,意为“鸣声不停止”。后来,浑仪逐渐引申为用以测量、观测、推测等的仪器。
在繁体字中,浑仪的写法为 “渾儀”,字形保持基本一致,只是简化的过程中有所改变。
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古代,浑仪的字形较为繁复,由于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字体的演变,其外形会有所变化。
以下是一个例句:“科学家们使用精密的浑仪来研究天文现象。”这句话中,浑仪表示一种用于研究天文现象的仪器。
与浑仪相关的词汇有:浑天仪、浑球仪、测量仪等。
浑仪的近义词有:观测仪、测验器。
浑仪的反义词有:简易仪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