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踡跼的意思、踡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踡跼的解释

亦作“ 踡局 ”。1.屈曲不能伸直。《淮南子·精神训》:“病疵瘕者,捧心抑腹,膝上叩头,踡跼而諦,通夕不寐。” 宋 洪迈 《夷坚乙志·王先生》:“士人遽出,行未五里,雷电雨雹倐起,马踡局不行。”《西游记》第四一回:“你看他踡跼四肢伸不得,浑身上下冷如冰。” 清 朱彭 《负姑行》:“从此呻吟卧牀褥,火气熏心苦踡跼。”

2.局促;拘牵;不舒展。 汉 王逸 《九思·悯上》:“踡跼兮寒局数,独处兮志不申,年齿尽兮命迫促。” 唐 张九龄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诗:“櫪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康有为 《六哀诗·杨君锐》:“代草诸公疏,补救强踡跼。”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踡跼”是一个较为少见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形和传统用法推断:

基本释义

用法分析

  1. 蜷缩姿态
    常用于描述人或动物因寒冷、恐惧或环境限制而蜷缩身体,例如:

    “踡跼于角落,不敢动弹。”

  2. 心理层面的压抑
    可引申为精神上的束缚感,如:

    “世俗礼法令人踡跼难伸。”

文学关联

注意

该词可能存在异写(如“蜷局”“蜷蹐”),具体语境需结合上下文判断。若需更多例证,可参考古典文学或训诂类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踡跼的意思

踡跼(juǎn jù)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因为激动、焦急或兴奋而跃跃欲试的样子。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人情绪激动,行动不停的情景。

拆分部首和笔画

踡跼这个词的部首是足字旁,其中“踡”包含了足字旁和卷字头两个部分,共有13画,“跼”则包含了足字旁和局字旁两个部分,共有12画。

来源

踡跼来源于《论语·微子篇》:“唯余踡跼,以待其后车之戒。”意思是比喻一个人焦急不安地等待别人放下车压在自己身上。后来,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人因为激动、焦急或兴奋而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繁体

踡跼的繁体字是「踡躍」。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踡跼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整体上,部首和构造基本相同,详细文字之间的差异会在具体的字形和字义上体现。

例句

他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叫出来时,踡跼得连连摇头。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踡蹡(juǎn qiāng,形容步履蹒跚)、蹭跚(cèng shān,形容行走摇摇晃晃)。

近义词:急不可耐(jí bù kě nài,形容非常焦急迫切)。

反义词:悠闲自在(yōu xián zì zài,形容轻松自在、不紧张)。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