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nner] 标志;旗帜
徽帜以变,器械以革。——《文选·左思·魏都赋》
同“ 徽识 ”。1.《汉书·王莽传上》:“其改正朔,易服色,变牺牲,殊徽帜,异器制。” 颜师古 注:“徽帜,通谓旌旗之属也。”《文选·左思<魏都赋>》:“徽帜以变,器械以革。” 张载 注:“《礼记》曰:‘圣人南面而治天下,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 鲁迅 《南腔北调集·<竖琴>前记》:“然而,单说是‘爱文学’而没有明确的观念形态的徽帜的‘ 绥拉比翁 的兄弟们’,也终于逐渐失掉了作为团体的存在的意义,始于涣散,继以消亡。”参见“ 徽号 ”、“ 徽识 ”。
(2).泛指标志。
“徽帜”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核心含义
指“标志”或“旗帜”,常用于区分不同群体、朝代或象征特定意义。例如:
词源关联
与“徽识”为同义词,两者均强调标记或象征功能。
历史文献
现代用法
鲁迅在《竖琴》前记中,用“徽帜”比喻文学团体的意识形态标志。
若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重编国语辞典》的详细条目。
徽帜(huī zhì)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旗帜、旗帜标志。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徽(huī)和帜(zhì)。
徽的部首是彳(chì),帜的部首是巾(jīn)。徽的笔画数为10,帜的笔画数为8。
徽帜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字,徽指的是象征、标志,帜指的是旗帜。合在一起就表示旗帜标志。
徽帜的繁体字为徽幟。幟是帜的繁体字形。
在古时候,徽帜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徽可能写成徽徽或徽尔,帜可能写成麾或幷。但现代常用的写法是徽帜。
1. 他们凭借自己的徽帜,为国家争光。
2. 这面徽帜代表着团结和战斗的精神。
组词可以有很多,如:徽章、帜旗、国徽、大旗等。
与徽帜意思相近的词有旗帜、旗子、标志等。
与徽帜意思相反的词可能是无旗、无帜、无标志等。
凹答阿育帝闭目塞耳参咨赤春丹荣导盲器低落覆妪苟简黑心符鹤鸾咶噪鬟露梜匕江路匠资建始殿笺书牋修家人父子缉捕结夏谨终如始濬导麇惊孔公孔鸟阔蹑蜡祭老虎钳老硬理物甍宇泯泯密荫难忘辟署墙垛清德情同一家七緵布羣彦日长至乳口赛具沙子审行尸官市粜私觐讨饭投弹兔黄驮负危臬五军无所不可鲜滴析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