濬导的意思、濬导的详细解释
濬导的解释
疏导。 清 龚自珍 《对策》:“《尧典》言便章, 禹 功在濬导,官人昉自 成周 ,控边莫详 西汉 。”
词语分解
- 濬的解释 濬 ù 同“浚”。 濬 ù 同“浚”。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 导的解释 导 (導) ǎ 指引,带领:领导。引导。向导(引路的人)。倡导。推导。导引。导游。导向。导师。导言。 传引,传向:传导。导热。导致(引起)。 启发:开导。教导。因势利导。 笔画数:; 部首:寸; 笔
专业解析
“濬导”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核心含义与“疏浚、引导水流”相关。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古籍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 词义构成与核心含义
- 濬 (jùn): 本义为“深挖”、“疏通(河道)”。《说文解字》释为“抒也”,段玉裁注:“抒者,挹也,取诸水中也。”引申为“深”、“疏通”之意。在“濬导”一词中,取其“疏通”之义。
- 导 (dǎo): 本义为“引导”、“疏通”。《说文解字》释为“引也”。在“濬导”一词中,取其“引导(水流)”之义。
- 濬导 (jùn dǎo): 由“濬”和“导”两个同义或近义语素构成,属于同义复用或近义连用的复合词,起到强调作用。其核心含义即为“疏浚水道,加以引导”,指通过挖掘、清理河道等工程措施,使水流畅通无阻,流向需要的地方或避免泛滥成灾。
二、 古籍文献中的运用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主要用于描述治理水患、兴修水利的工程活动。
- 《尚书·禹贡》: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虽未直接出现“濬导”一词,但后世常将大禹治水的功绩概括为“濬导江河”。例如,唐代孔颖达在《尚书正义》中疏解相关章节时,即蕴含此意。大禹治水的核心方法就是通过疏浚河道、引导洪水入海来解决水患,这正是“濬导”概念的经典体现。
- 水利工程描述: 在古代关于水利建设的记载中,“濬导”常被用来指代具体的河道疏浚和引流工程。例如,描述某地官员组织人力“濬导沟渠”以利灌溉或防洪。
三、 现代理解与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濬导”一词本身已非常罕见,其含义基本被“疏浚”、“疏导”、“引流”等现代词汇所取代。但在研究古代文献、历史地理或水利史时,仍会接触到该词。其体现的“通过人工工程手段治理水道”的思想,至今仍是水利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对“濬”和“导”的单字释义及“濬导”作为复合词的解释提供了权威依据。该词典是当今规模最大、释义最全的汉语语文词典之一。
- 《辞源》(商务印书馆): 作为一部主要收录古汉语词汇和古代文物典章制度词语的大型辞书,对“濬”和“导”的古义及其在复合词中的运用有详细考释。
- 《说文解字》(许慎撰): 提供了“濬”和“导”字的本义及其字形字源分析,是理解其原始含义的基础。
- 《尚书》及历代注疏(如孔颖达《尚书正义》): 是“濬导”概念在古代最重要的实践(大禹治水)的原始文献记录和经典阐释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濬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 核心释义:指“疏导”或“引导”,既包含字面意义上的疏通(如河道治理),也引申为对人或事物的指引。
- 字形拆解:
- 濬:本义为“挖掘、疏通”,如《说文解字》中释为“深通川也”;
- 导:意为“引领、启发”,强调方向性的指引。
二、使用场景与文献例证
- 实际应用:
- 水利治理:如宋代叶适《财计上》提到“浚导之无法,则其流壅遏”,指疏通水道的具体行为。
- 抽象引导:清代龚自珍《对策》中“禹功在濬导”,比喻大禹治水之功引申为对政策或思想的引导。
- 现代延伸:可用于教育、管理等领域,形容通过策略或方法引导他人达成目标。
三、读音与字形变体
- 拼音:通常读作jùn dǎo,部分文献(如汉典)标注为xùn dǎo,可能因方言或历史音变差异。
- 异体字:“濬”与“浚”通用,如、5中“浚导”与“濬导”含义相同,属异体字关系。
四、注意事项
- 语境区分: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指“物理疏通”还是“抽象引导”。
- 权威参考:建议结合《汉语大词典》或古籍原文进一步验证用法(如《尧典》《成周》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咐倍价拆裂阊铪伧子楚腻当牢蛁蟧东冲西突绯衫负芒披苇抚宪歌儿规范顾委浩涛呵辱还不能隳颠灰靡回遹江驿郊牺街面结石九霞裾句廉空舍清野窥欲离别临机能断龙荔落魄不羁罗闉美备懑乱面店幕官迁倅乾乾浄浄窃贼齐名并价伤面子手不停毫收购站双伴儿竖拂顺向所及态臣陶令巾添给亭阁筒竹托说违亲物汇纤枯线轴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