浍畎的意思、浍畎的详细解释
浍畎的解释
泛指田间水道。 宋 叶适 《梁父吟》:“天既溉之以雨露兮,余又滋之以澮畎。”
词语分解
- 浍的解释 浍 (澮) à 田间水沟:涓浍(小流)。 浍 (澮) ì 〔浍河〕水名,源于中国河南省,流入安徽省。 (澮) 笔画数:; 部首:氵; 笔顺编号:
- 畎的解释 畎 ǎ 田地中间的沟:畎渎。畎亩(田间,田地)。 笔画数:; 部首:田;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浍畎”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浍”和“畎”两个字组成,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农田水利系统中的沟渠,尤指用于排灌的田间水道。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并引用权威来源:
一、 “浍”的含义
“浍”指田间较大的水沟,主要用于排水。
- 本义: 《说文解字·水部》:“浍,水。出霍山,西南入汾。从水,會聲。” 其本义为水名,后引申指人工开凿的排水沟渠。
- 农田水利义: 《尔雅·释水》:“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注谷曰沟,注沟曰浍。” 邢昺疏:“浍,所以通水于川也。” 指比沟更大的、将水导入河流的渠道。
- 引申规模: 《周礼·地官·遂人》:“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 郑玄注:“浍,广二寻,深二仞。” 这里“浍”是比“洫”更大一级的水道,属于大型农田排水干渠。,
二、 “畎”的含义
“畎”指田间较小的水沟,主要用于灌溉或排水。
- 本义: 《说文解字·田部》:“畎,水小流也。从田,川声。《古文》从田从川。畎,篆文从田犬声。六畎为一亩。” 本义指田间小水沟。
- 农田水利义: 《尚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浍距川。” 孔传:“一亩之间,广尺深尺曰畎。” 指垄亩之间的小沟。
- 引申规模: 《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放勋曰:‘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使自得之,又从而振德之。’圣人之忧民如此,而暇耕乎?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君哉舜也!巍巍乎有天下而不与焉!’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彼所谓豪杰之士也。子之兄弟事之数十年,师死而遂倍之!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他日,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今也南蛮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从许子之道,则市贾不贰,国中无伪;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五谷多寡同,则贾相若;屦大小同,则贾相若。”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孟子提到“禹疏九河…瀹济漯…决汝汉…排淮泗…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其治水精神与“畎亩”相关,虽未直接定义“畎”,但语境明确指向农田水利基础。,
三、 “浍畎”的复合含义
“浍畎”合用,泛指农田水利系统中的各级沟渠,常表示疏浚沟渠以利农耕。
- 泛指沟渠: 《汉书·食货志上》:“故《书》称‘濬畎浍距川’,言深其畎浍以致于川也。” 颜师古注:“畎浍,小流也。广尺深尺曰畎,倍畎曰浍。” 指大小不等的田间水道。
- 疏浚之义: 其核心含义源于《尚书·益稷》的“濬畎浍距川”,强调通过开凿和疏通田间的大小沟渠(畎浍),将水顺利导入更大的河流(川),是古代治理水患、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因此,“浍畎”常与“濬”(疏通)、“距”(到达)等动词连用,表达兴修水利的活动。,
“浍畎”是由表示大型排水沟的“浍”和表示小型垄间沟的“畎”组成的复合词,在古代文献中主要指代用于农田灌溉和排水的各级沟渠系统。其核心概念源于《尚书·益稷》的“濬畎浍距川”,强调通过疏浚大小沟渠,将田间积水或灌溉余水有序导入河流,是保障农业生产的基础水利工程。该词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
网络扩展解释
“浍畎”是一个由“浍”和“畎”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二者均与古代农田水利相关,但现代汉语中较少连用。以下是分字解释:
-
浍(kuài)
指田间排水的小沟渠。《说文解字》中记载:“浍,水广二寻,深二仞。” 古代将田间水道按规模分为“浍”“洫”“沟”等,其中“浍”是较大的排水渠,连接更小的沟渠(如“洫”)。部分方言中,“浍”也读作huì,如安徽的“浍河”。
-
畎(quǎn)
本义为田间小沟,特指垄间用于灌溉或排水的水道。《尚书·益稷》提到“浚畎浍距川”,指疏通田间沟渠至河流。后引申为农田的代称,如“畎亩”即指田地(如《孟子》中“舜发于畎亩之中”)。
综合释义
“浍畎”可理解为田间沟渠系统的统称,泛指古代农业中用于灌溉和排水的沟道网络。若该词出现在特定文献中,需结合上下文进一步分析。例如,若描述水利工程,可能强调沟渠的规划;若用于比喻,可能借指基础农业或民生。
提示:该词属生僻组合,建议确认具体出处或语境。如需更精准的解读,请补充相关文本背景。
别人正在浏览...
白云谣扳错头不识抬举厕身其间敞开成丹绌陟大发代言人邓友梅短视多感风会工料拐子瑰谲孤骞行思坐忆酣宴旱作和昶撶楫偟暇会试假撇欠禁呵楫棹跼屈楷篆恐逼来踪去路撩洗李郭舟美阙攮业牛头马面澎赑偏制朴貌峭险庆生寝苫枕干蛩駏毡羣姓赡洲烧焊神光束躅嵩洛肃修天琛梯媒头颊乌榄雾灭香火田小重阳胁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