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回火的意思、回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回火的解释

[temper] 把淬硬的钢或铸铁在比前次淬火温度低得多的温度中加热使软化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搜索结果的综合分析,“回火”一词在不同领域有不同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金属热处理工艺中的回火

  1. 定义
    回火是将淬火后的金属工件加热到临界温度(通常150-700°C)以下,保温后冷却的工艺。其核心目的是调整材料性能,平衡硬度与韧性。

  2. 主要目的

    • 消除应力:减少淬火产生的内应力,防止变形或开裂。
    • 调整性能:通过不同温度的回火,控制材料的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
    • 稳定组织:使金相结构趋于稳定,确保工件长期使用中尺寸不变。
  3. 分类与温度范围

    • 低温回火(150-250°C):保持高硬度,降低脆性,适用于刀具、轴承等。
    • 中温回火(350-500°C):提高弹性,用于弹簧、模具等。
    • 高温回火(500-650°C):综合强度与韧性,常用于结构件(如齿轮、轴类)。
  4. 工艺过程
    包括加热、保温、冷却三阶段,冷却方式多为空冷或油冷。


二、其他领域中的“回火”

  1. 成语含义
    指火势由猛烈逐渐减弱至熄灭,比喻事物由盛转衰或热情消退。
    例句: “晚会开始热闹非凡,但午夜后逐渐回火,人群散去。”

  2. 汽车发动机术语
    指混合气在进气管内异常燃烧的现象,多因燃油不足或点火错乱导致。


“回火”在工业中特指淬火后的关键热处理步骤,需结合温度控制实现材料性能优化;在文学和机械故障中则引申为状态变化。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工艺参数,可参考、6、9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回火

《回火》是一个形容词,意为经过热处理后再进行再次加热处理的过程。

拆分部首和笔画

《回火》的字形由“困”和“火”两个部首组成。它的总笔画数为9。

来源

《回火》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宗周制》中,形容将金属加热后再冷却再度加热的工艺。

繁体

《回火》的繁体字为“迴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回火》的写法非常接近于现代标准字体,差别主要在于一些笔画的结构稍有不同。

例句

1. 这个钢件需要经过回火才能充分恢复其机械性能。

2. 为了增加刀具的硬度,我们必须进行回火处理。

组词

回火试验、回火钢、回火温度、回火工艺、回火硬化

近义词

重火、再火处理

反义词

淬火

别人正在浏览...

霸持芭篱傍荐表纸侧耳谗惎茶油冲颐船老大炊爨大有见地扼捥封刃焚爇敢言之乖遇鸿妻黄本悔恡护结火灵僭妄楬木经纬天地九旂拘苛况乃喇虎浪花老几蜡丸体离本僥末烈缺猛火油缅邈内奄年韶排闷蒲蠃奇门遁甲情趣寝陋蕊黄如梦初醒儒装桑薪山坞生效双飞松花黄馊主意铁臂驼运瓦灯缃花乡邑衔怨枭桀笑容可掬吸华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