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傍荐的意思、傍荐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傍荐的解释

谓访求而荐举。傍,通“ 访 ”。《墨子·尚同上》:“上有过则规諫之,下有善则傍荐之。” 孙诒让 间诂:“‘傍’与‘访’通。 王 训为徧,非也。”《墨子·尚同中》:“上之所是,亦必是之;上之所非,亦必非之。已有善,傍荐之。” 孙诒让 间诂:“‘傍’当为‘访’之借字,二字皆从‘方’得声,古多通用…… 王 云:‘已字义不可通,已当为民之误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傍荐”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1. 基本词义
    “傍荐”指通过寻访、考察后推荐人才,即“访求而荐举”。其中“傍”为通假字,通“访”(寻访),而非现代汉语中“靠近”之意;“荐”即举荐、推荐。

  2. 文献出处与通假考据
    该词最早见于《墨子·尚同》篇,如:“下有善则傍荐之”“已有善,傍荐之”。清代学者孙诒让在《墨子间诂》中明确考证:“傍与访通”,纠正了前人将“傍”解释为“普遍”(徧)的误读。

  3.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政治语境中,上位者主动寻访贤能并加以举荐的行为,强调对人才的主动发掘而非被动接受推荐。

  4. 现代关联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但可通过“访荐”理解其意,相关概念仍存在于人才选拔制度中,如考察举荐机制。

若需查阅具体古籍原文或注释细节,可参考《墨子》相关篇章及孙诒《墨子间诂》。

网络扩展解释二

傍荐

傍荐是一个汉字词语,它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人”和“艸”。

傍荐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是:“人”部首拆分为“人”字,包含两画;“艸”部首拆分为“艸”字,包含五画。整个字的总笔画数为七。

傍荐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出现在《诗经·小雅·宴羔》一诗中:“羔裘如茵,傍荐如松。”意思是美酒像茵蔯一样陈列,美女如同松植而立。傍荐一词在古代常用来形容美女的性情和美貌。

在繁体字中,傍荐的写法仍然是傍荐,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傍荐的形状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然而,由于文字的演变和规范化,现代的傍荐字形已经统一。

以下是一些傍荐的例句:

1. 她的容貌傍荐如松。

2. 少女婷婷如玉,傍荐的姿态优雅动人。

3. 这幅画中的女子眉清目秀,整个人傍荐出一种神秘而娴静的气质。

与傍荐相关的组词有:

1. 傍晚:表示离黄昏或日落不久的时刻。

2. 傍临:表示靠近、接近。

3. 傍徨:表示徘徊、犹豫不决。

近义词包括:傍彩、傍徨、傍亮。

反义词包括:远离、背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