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骇的意思、惶骇的详细解释
惶骇的解释
亦作“ 惶駴 ”。惊骇。《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 植 益内不自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至如 脩 者,听采风声,仰德不暇,目周章於省览,何惶骇於高视哉。”《旧唐书·高仙芝传》:“俄而贼骑继至,诸军惶骇,弃甲而走,无復队伍。”《明史·忠义传四·李中正》:“骤闻贼至,吏民惶駴,知县 金会嘉 弃城遁。” 鲁迅 《故事新编·铸剑》:“‘你怎么认识我?……’他极其惶骇地问。”
词语分解
- 惶的解释 惶 á 恐惧:惶怖。惶恐。惶惧。惶惶。惶惑(疑惧)。惶窘。惶遽。惊惶。惶惶不可终日。 笔画数:; 部首:忄; 笔顺编号:
- 骇的解释 骇 (駭) à 惊惧:骇叹(惊叹)。骇惧。骇然。骇人听闻。惊涛骇浪。 惊起,散。 笔画数:; 部首:马;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惶骇"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惶”和“骇”两个语素构成,主要形容人因突发的恐惧、惊吓而极度惊慌不安的状态。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
核心释义
指因受到突如其来的惊吓或面临重大威胁、变故而产生的极度恐慌、震惊与害怕。强调内心的慌乱、不知所措和强烈的恐惧感。其程度通常比单纯的“害怕”或“惊慌”更深。
-
字义分解
- 惶 (huáng):本义指恐惧、惊慌、心神不定。如《说文解字》对“惶”的解释侧重于内心的恐惧不安。
- 骇 (hài):本义指马受惊,引申为震惊、惊惧、使害怕。强调受到强烈刺激后的震惊反应。
- 组合义:“惶”与“骇”同义复用,起到强调和加重语气的作用,共同描绘出一种因极度惊吓而心神大乱、惊恐万分的状态。
-
用法与语境
- 常用于描述面对突发事件(如灾难、噩耗、意外变故)、巨大威胁(如强敌、刑罚)或恐怖景象时产生的剧烈情绪反应。
- 多用于书面语,带有一定的文言色彩,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低于“惊慌”、“恐惧”、“害怕”等词,但在文学、历史叙述或正式场合中仍可见。
- 常作谓语、定语或状语。例如:
- 众人闻此噩耗,无不惶骇失色。(作谓语)
- 他脸上露出惶骇的神情。(作定语)
- 士兵们惶骇地四散奔逃。(作状语)
-
近义词辨析
- 惊慌/恐慌:都指害怕慌张,但“惶骇”程度更深,更强调内心的极度恐惧和震惊。
- 恐惧/惧怕:都指害怕,但“惶骇”更侧重于因突发、强烈刺激引起的即时性、剧烈的惊恐反应。
- 骇然/愕然:“骇然”指惊讶的样子,程度可能不及“惶骇”深;“愕然”主要指吃惊发愣。
- 震骇:与“惶骇”意思非常接近,都指震惊恐惧,常可互换使用。
-
权威来源参考
对于“惶骇”的释义,可以参考以下权威汉语词典(请注意,链接有效性需实时验证,此处仅提供来源名称):
- 《汉语大词典》:该词典是当今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词典,对词语的释义详尽,注重历史源流和书证。其对“惶骇”的解释应包含其核心义及典型用例。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是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的权威工具书。其对“惶骇”的释义简明扼要,侧重现代用法。
- 《辞源》(第三版):侧重考察汉语词语的古义和源流,对于理解“惶骇”的构成和历史用例很有帮助。
- 《古代汉语词典》:专门收录古代文献中的词语和意义,有助于理解“惶骇”在古代典籍中的具体运用。
-
古籍例证(增强权威性)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有使用,例如:
- 《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曹操)以尚书令华歆为郗虑副,勒兵入宫收后。闭户藏壁中,歆就牵后出。时帝在外殿,引虑于坐。后被发徒跣行泣过诀曰:‘不能复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时!’顾谓虑曰:‘郗公,天下宁有是邪?’遂将后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鸩杀之。兄弟及宗族死者百余人,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 后世史家在描述此事件时,常用“帝惶骇”来形容汉献帝当时的惊恐状态。
-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也常有描写人物遇到鬼怪时“惶骇”的场面。
“惶骇”意指因突遭惊吓或面临巨大危难而产生的极度恐慌、震惊害怕的心理状态。它由表示恐惧的“惶”和表示震惊的“骇”复合而成,程度深重,带有文言色彩,多见于书面语及对历史或文学场景的描述中。其权威释义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源》等大型权威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惶骇”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
基本释义
- 拼音:huáng hài
- 注音:ㄏㄨㄤˊ ㄏㄞˋ
- 含义:指因突发情况或威胁而感到极度惊慌、恐惧,与“惊骇”同义。
-
异体字与扩展
-
古籍例证
-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注引《典略》:“何惶骇于高视哉”,形容面对高位者的敬畏与慌乱。
- 《旧唐书·高仙芝传》描述战场情景:“诸军惶骇,弃甲而走”,突显军队突遇敌袭时的惊恐溃散。
-
综合释义
该词多用于描述突发危机或意外事件引发的群体性恐慌,常见于历史文献中,强调心理状态的剧烈波动与行为失控。
总结来看,“惶骇”是一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在解读古籍或进行文学创作时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情感强度。
别人正在浏览...
百禽长豹襦鄙迫博大补鼇采拾蔡文姬蚕渔长少朝施暮戮嘲诉穿结触污簇箔大羹玄酒调糜量水访宿割包翦缕革凡登圣哥哥怀贰交臂失之几诃继母獍难经传九夫眷区句丽孔猷匡制累息冷清清梁傅隆物乱体律条买犊卖刀瞢懂铙部排打漂发蒲褐清凉请隧綦溪取途人上山圪落兟兟十字路口受保人套印同一律偷越頽没五色相宣乡老儿叶中兴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