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北洋军阀的意思、北洋军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北洋军阀的解释

[the Northern Warlords] 中国清代末期由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军阀集团。1916年袁死后,分化为直、皖、奉三系,主要首领先后有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各系军阀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混战。1926年皖系军阀段祺瑞下台,1927年直系被国民革命军消灭。1928年奉系军阀政府垮台,历时十七年的北洋军阀从此覆灭

详细解释

民国 初年代表北方封建势力的军阀集团,是 清 末北洋势力的延续。最初首领是 袁世凯 。 袁 死后,分化为 直 、 皖 、 奉 三系,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先后控制了当时的 北京 政府,历时十七年。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北洋军阀是1912年袁世凯去世后至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前,控制中国中央政权及北方地区的军事政治集团,其统治时期被称为“军阀混战时代”。以下从定义、历史背景、主要派系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时间范围

北洋军阀起源于清末袁世凯编练的北洋新军,因袁世凯曾任“北洋大臣”而得名。其统治时期为1916年(袁世凯去世)至1928年(东北易帜),名义上接受北京政府领导,但实际由各派系军阀割据控制,故北京政府亦称“北洋政府”。


二、历史背景

  1. 起源: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军,后发展为北洋六镇(师),奠定军事基础。
  2. 掌权:1912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北洋系掌握中央政权;1916年袁死后,北洋集团分裂为直、皖、奉三系。

三、主要派系及代表人物

派系 控制区域 代表人物 依附列强
直系 江苏、江西、湖北 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 英美
皖系 安徽、山东 段祺瑞、徐树铮 日本
奉系 东北三省 张作霖、张学良 日本

(来源:)


四、统治特点

  1. 军事割据:以军队为核心,频繁发动内战(如直皖战争、直奉战争),忽视民生建设。
  2. 列强依附:各派系依靠不同外国势力支持,出卖国家主权(如《二十一条》签订)。
  3. 政治腐败:代表封建地主与买办资产阶级利益,导致经济凋敝、社会动荡。

五、影响与结局

  1. 消极影响:国家分裂、主权丧失,民众生活困苦,五四运动等反抗频发。
  2. 积极变化:工业化与城市化萌芽,工人阶级、学生运动兴起,推动社会变革。
  3. 终结: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权威历史资料或相关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北洋军阀,这个词是指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类军事统治者。它由“北洋”和“军阀”两个词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北”字,部首是匕,总共两笔; - “洋”字,部首是水,总共9笔; - “军”字,部首是冖,总共8笔; - “阀”字,部首是门,总共11笔。 来源: 北洋军阀是指清朝末年至民国初年,驻守在北京(北洋)地区统率着一支强大军队的军事集团。他们利用军事力量,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实施统治,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势力。 繁体: 北洋軍閥 古时候汉字写法: 北:略微偏上,底部有一个点,上方一横; 洋:水字旁的“央”改为永; 军:去掉田字旁的“尹”,下方一点; 阀:附加出处“门”,左侧为两点,右侧为两撇。 例句: 北洋军阀当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组词: 北洋政府、北洋海军、军阀混战 近义词: 割据武装、地方势力 反义词: 中央政府、一统全国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