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供须的意思、供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供须的解释

亦作“ 供需 ”。供给所需之物。 唐 何光远 《鉴诫录·陪臣谏》:“当路州县凋残,所在馆驛隘小,止宿尚犹不易,供须固是极难。”《旧唐书·懿宗纪》:“缓征歛则闕於供须,促期限则迫於贫苦。” 宋 史璟卿 《谏史嵩之书》:“自开督府,东南民力,困於供需,州县仓卒,匱於应办。”《元史·成宗纪二》:“詔诸王、駙马及有分地功臣,户居 上都 、 大都 、 隆兴 者,与民均纳供儒。”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供须”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历史文献中有所体现,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字义分解

    • 供:指供应、提供。
    • 须:指需求、需要。
      合起来表示“供应所需之物”,强调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关系。
  2. 同义词
    亦作“供需”,如《旧唐书》等古籍中可见“供须”与“供需”混用。


二、历史引证与用法

  1. 唐代用例

    • 唐·何光远《鉴诫录·陪臣谏》提到:“供须固是极难”,描述地方物资供给困难的场景。
    • 《旧唐书·懿宗纪》载:“缓征歛则阙於供须”,指因征税过缓导致物资短缺。
  2. 宋代扩展
    宋代史璟卿在《谏史嵩之书》中提及“东南民力困於供需”,进一步将“供须”与民生负担关联。


三、使用场景

  1. 古代语境
    多用于描述官方或地方对物资、驿馆等资源的调配,如“州县仓卒,匮於应办”(《谏史嵩之书》)。

  2. 现代关联
    现代汉语中较少直接使用“供须”,更多以“供需”替代,但研究历史文献或分析经济关系时仍可能涉及。


四、总结

“供须”核心含义是“供给所需”,既可用于具体物资调配,也可抽象为供需关系的平衡分析。需注意,该词在现代属于较冷僻的文言词汇,常见于历史或学术讨论中。如需具体文献例句,可参考《鉴诫录》《旧唐书》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供须

供须(gōng xū)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供”和“须”。

拆分部首和笔画:

“供”字的部首是人,总笔画为8。

“须”字的部首是页,总笔画为9。

来源:

《供须》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召南·湛泸》:“供须既我思。”其中,“供须”意为“献供品,须臾间”的意思。

繁体:

《供须》的繁体字是「供須」。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略有不同。《供须》在古时候的写法是「㟥供須」。

例句:

1. 基督徒每个星期天都会去教堂供须。

2. 为了神明的保佑,他拜神供须。

组词:

供给、供应、供养、供奉、供职、必需品。

近义词:

献、奉、差遣。

反义词:

收、取、拒绝。

别人正在浏览...

拜车尘豹字牌北乡璧除参牟子参谘操刀必割敞亮超尘差一点弛旷持禄养交敕命代力答施达治栋折榱坏撴摔发谈飞札氛杂伏剑赙金负阴抱阳枸槽子桂板圭景苽米棍儿茶海雾后金加官勦办骄惑居功自傲郡郭来命賫投辽天华表冥界暖堂贫雇黔突暖席钦重驱令攘剽輋民诗公实落是以数理逻辑思仙随遇而安谈説特任甜甘天竹通守万年无疆尾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