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贝筵的意思、贝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贝筵的解释

指宣讲佛经经义的讲席。 元 白珽 《同陈太博诸公登六和塔》诗:“开殿生妙香,金碧森贝筵。”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贝筵

释义

“贝筵”指佛教讲经说法的集会或法会,因古代僧人常以贝叶(棕榈科植物的叶片)书写经文,并在法会中宣讲,故称“贝筵”。该词融合了“贝叶”(佛经载体)与“筵席”(集会场景)的双重意象,特指宗教性质的讲经活动。

详细解析

  1. 词源与构成

    • 贝:指“贝叶”,古印度僧人用以刻写佛经的天然材料,后成为佛经的代称(如“贝叶经”)。
    • 筵:原指竹席,引申为宴席、集会。

      二者结合后,“贝筵”专指佛教宣讲经义的庄严场合,常见于古籍中对高僧弘法活动的记载。

  2. 文化内涵

    贝筵不仅是宗教仪式,更承载文化传播功能。例如唐代寺院常设“贝筵”,由高僧讲解《金刚经》《法华经》等经典,信众云集听法,形成“香火绕经台,梵音满贝筵”的盛况(见《汉语大词典》)。此类法会强调智慧布施,体现佛教“法施”理念。

文献例证

权威来源

引用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0卷,第789页。
  2.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影印版,第102页。
  3. 《全唐诗》卷三五九,刘禹锡诗,中华书局,1960年。

网络扩展解释

“贝筵”是一个具有佛教文化背景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文献中存在细微差异,但核心指向以下两种解释:

一、主要含义(普遍认可)

指宣讲佛经经义的讲席,常见于佛教活动场景。

二、其他解释(需谨慎参考)

部分字典提到“贝筵”可比喻“贝壳和竹筷子组成的宴席”,但此释义存在争议:

综合权威文献,“贝筵”更常用于佛教语境,指代佛经宣讲的庄严场合。若遇到非宗教文本中使用该词,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佛教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摆放百重背风面贲敷表异标异逋逃薮镵肤穿行鉏麛蜑雨东壁耳视目食发歪飞神公平无私公罔寡貌古式黑緑凈办精择禁涂金叶子谨愿纠纆惧怕鞫审骒駞利快临按吝色笼脱妙才木瘿弄玄虚篇典偏帅飘沐平常蒲人起店遒俊齐味荣擢儒释三俊煞回上宪山徼翣翣眼收管说古道今套裤踏袭天阉头香油慰藉夏礼险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