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铁证的意思、铁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铁证的解释

[irrefutable evidence;ironclad proof] 非常确凿不容怀疑的证据

铁证如山

详细解释

确凿的证据。 苏曼殊 《绛纱记》:“巡警至吾家,拔刃指几上《新学伪经考》,以为铁证。”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六)》:“现状就是铁证,比保古家的万6*6*书有力得多。” 沙汀 《祖父的故事·某镇纪事》:“他们还相信一些荒诞的传闻,说是国外的妇女私生活非常随便。而 黄大太太 的常常哭闹,更是铁证。”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铁证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铁证在汉语中指确凿不移、不可推翻的证据,具有极高的证明力和权威性。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字面拆解

    • “铁”:比喻坚固、刚硬、不可改变的特性,强调证据的坚实可靠。
    • “证”:指证据、凭据,用于证明事实或观点。

      合成后,指如铁一般坚固、无法撼动的证据。

  2. 权威词典释义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

      铁证:确凿的证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1315.)

    • 《汉语大词典》进一步阐释:

      铁证:比喻确凿不移的证据。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第11卷753页.)


二、语义特征

  1. 不可推翻性

    强调证据的绝对真实性,如“铁证如山”形容证据确凿,像山一样不可动摇。

  2. 客观性与权威性

    通常指向物证、书证等客观证据(如DNA、监控录像、原始文件),而非主观证言。

  3. 法律与日常语境通用

    既用于司法领域(如“法庭上的铁证”),也泛指生活场景中无可辩驳的依据(如“历史铁证”)。


三、典型用法与例句


四、相关概念辨析

词语 核心差异
铁证 强调证据的不可推翻性
证据 中性词,泛指一切证明依据
伪证 虚假证据,与“铁证”对立

参考文献(权威来源)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普及本)[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3.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注:阐释“铁”的比喻用法)

(注:因版权限制未提供网页链接,以上文献可通过国家图书馆数据库或权威出版社官网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铁证”是一个汉语词语,指无法推翻的确凿证据,通常用于法律、历史或事实论证中,强调证据的坚实性和不可辩驳性。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核心含义
    指确凿、不容置疑的证据,常与“如山”连用(铁证如山),形容证据充分且无法反驳。例如: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尸骨是侵华日军罪行的铁证。
    • 鲁迅在《华盖集》中写道:“现状就是铁证,比保古家的万言书有力得多。”
  2. 词源与结构

    • “铁”象征坚硬、不可动摇,“证”即证据。组合后表示如钢铁般坚固的证据,强调其真实性和权威性。

典型用法


近义词与反义词


权威来源示例

  1. 鲁迅在《华盖集》中通过“现状就是铁证”批判保守派。
  2. 苏曼殊在《绛纱记》中提到“《新学伪经考》被巡警视为铁证”。

如果需要更多例句或语境分析,可参考来源:(查字典)、(乐乐课堂)。

别人正在浏览...

八阕备极膘胶璧友剥床不待蓍龟不规则不竞不絿不死树衩袒秤不离砣宠寄吹簸墔堆翠裙存亡绝续大麓鼎饪地支端闲督趣二姓伐人佛号高顶帽梗野更造规行矩步汉武台皓簳呵罗罗花娇柳嚲教督鸡冠劲强劲正拘倦亮溜麻豆腐目迷五色闹手袅袅亭亭蹑屩檐簦瓯穴倾忱全卦子羣口三阁撒溲筛罗山际松花黄诉枉台候滔朗讨命危桡未雨绸缪乌剌赤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