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黄苞的意思、黄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黄苞的解释

(1).橘的外皮。《文选·潘岳<笙赋>》:“披黄苞以授甘。” 张铣 注:“甘,橘也……甘皮黄,故云披黄苞,言剥之也。”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黄苞柑正熟,红缕鱠仍鲜。”

(2).指成熟的橘子。 清 顾炎武 《颜神山中见橘》诗:“黄苞緑叶似 荆 南,立雪凌寒性自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黄苞”一词主要有以下两个含义,均具有古典文献依据:

一、指代橘子或柑橘类果实

释义

“黄苞”是橘子的古称,因橘子成熟后果皮呈黄色且被包裹(苞)于果皮中而得名。此义项源于古代典籍对橘柚类果实的雅称。

文献依据

《尚书·禹贡》载:“厥包橘柚锡贡”,后世注疏常以“黄苞”代指贡橘。唐代诗人陆游《杂兴》诗云:“黄苞如可乞,得逐野人舟”,此处“黄苞”即指柑橘类果实 。


二、指菊花的花蕾

释义

“黄苞”亦特指菊花未绽放时的黄色花苞,因菊花属草本植物,其花蕾被萼片包裹,且多为黄色,故得名。

文献依据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记载:“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其茎有株蔓,叶有大小,花有千叶单叶,蕊有黄苞白瓣”,明确以“黄苞”描述菊花结构 。清代《广群芳谱》亦沿用此称。


词源考据

“黄苞”属偏正结构复合词:“黄”表颜色特征,“苞”取《说文解字》“艸(草)之丛生包裹”之本义,二字组合后通过借代或比喻衍生出上述含义。其用例集中于唐宋至明清文献,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

参考资料

  1. 《尚书正义》(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校注本)
  3.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黄苞"词条

网络扩展解释

“黄苞”一词有两种主要含义:

  1. 橘的外皮
    该义项源于古代文献,如《文选·潘岳〈笙赋〉》中“披黄苞以授甘”一句,张铣注“甘,橘也……甘皮黄,故云披黄苞”。唐代韩翃的诗句“黄苞柑正熟”也印证此意。

  2. 指成熟的橘子
    因成熟橘子表皮呈黄色,故用“黄苞”代指,如清代顾炎武《颜神山中见橘》中“黄苞緑叶似荆南”。


补充说明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判断词义。如需考证古文出处,可参考《文选》《全唐诗》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悲不自胜焙人采生惭急侧身汊河传播学词雄存録盗讼点籍顶名钝公子发程发芽率复旦腐木干蹦蹦梗泛鲠谅梗险公大夫诡杂孤山火线绛绡继拜劫摽街尘击革尽意机泉凯声愧叹窥觎留黄陇隧鲁册门宦牛山牌九配子七符六诏清浊丘牛邱区染眸忍鸷瑞士三龙祠视死若生戍鼙贴就铜照偷合苟从推伏土空详畅歊焮饩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