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橘的外皮。《文选·潘岳<笙赋>》:“披黄苞以授甘。” 张铣 注:“甘,橘也……甘皮黄,故云披黄苞,言剥之也。” 唐 韩翃 《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黄苞柑正熟,红缕鱠仍鲜。”
(2).指成熟的橘子。 清 顾炎武 《颜神山中见橘》诗:“黄苞緑叶似 荆 南,立雪凌寒性自甘。”
“黄苞”一词有两种主要含义:
橘的外皮
该义项源于古代文献,如《文选·潘岳〈笙赋〉》中“披黄苞以授甘”一句,张铣注“甘,橘也……甘皮黄,故云披黄苞”。唐代韩翃的诗句“黄苞柑正熟”也印证此意。
指成熟的橘子
因成熟橘子表皮呈黄色,故用“黄苞”代指,如清代顾炎武《颜神山中见橘》中“黄苞緑叶似荆南”。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语境判断词义。如需考证古文出处,可参考《文选》《全唐诗》等典籍。
《黄苞》(huáng bāo)是一个成语,表示草木初生、花苞刚刚开放的时候。形容事物萌发刚刚开始,展现出初显的美好。
《黄苞》的拆分部首为“黄”(huáng)和“苞”(bāo)。
“黄”拆分为:“⺤”(王)+ “⺼”(几)+ “⺈”(广)。
“苞”拆分为:“⺥”(艹)+ “包”。
《黄苞》的总笔画数为16画。
《黄苞》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六年》中的一句话:“黄花山之下有树,黄苞生焉。”意思是在黄花山下有一棵树,黄色的花苞在树上生长。
《黄苞》的繁体字为「黃苞」。
在古代,写《黄苞》这个词时使用的汉字写法是“黃苞”。
他刚刚开始学习弹钢琴,已经展现出了初显的才华,真是一朵黄苞。
1. 花苞(huā bāo):花未开放时的花骨朵。
2. 苞叶(bāo yè):花苞上的叶子。
3. 苞簇(bāo cù):密集的花苞或叶子。
4. 红苞(hóng bāo):红色的花苞。
1. 萌芽(méng yá):植物刚刚生长出来的嫩芽。
2. 初发(chū fā):事物刚开始显露的迹象。
3. 起步(qǐ bù):事物开始行动或发展的初期阶段。
1. 成熟(chéng shú):植物已经长大并结出果实。
2. 完成(wán chéng):事物已经达到了预期的阶段或目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