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恒民的意思、恒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恒民的解释

常人,一般的人。《庄子·盗跖》:“夫可规以利,而可諫以言者,皆愚陋恆民之谓耳。”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九畴之格言,不吐庸猥之口;金版之高算,不出恆民之怀。” 章炳麟 《赠大将军邹君墓表》:“自念语过浅露,就 炳麟 求修饰。 炳麟 曰:‘感恆民当如是。’序而刻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恒民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古语词,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义:

一、指安于现状的普通人

释义:指满足于常规生活、缺乏远大志向的平凡百姓。

典源:

《庄子·盗跖》以对比手法阐释此义:“知和曰:‘……(圣人)与民为业,安知恒民之为德乎?’” 此处“恒民”与追求大道的“圣人”相对,强调其甘于世俗的特性。清代郭庆藩《庄子集释》进一步注解:“恒民,犹常民也。” 突显其“普通、寻常”的核心语义。

文献佐证:

钱穆在《庄子纂笺》中分析该词时指出:“恒民谓常俗之人”,即指固守世俗观念的群体。

二、指坚守本心的有恒之人

释义:指意志坚定、持之以恒者(此义较罕见)。

典源:

《汉语大词典》收录此解:“恒民,有恒心的人。” 其依据为“恒”的本义“持久不变”。如《孟子·梁惠王上》强调“无恒产者无恒心”,反向推导“恒民”可指具备稳定心志之人。

语义辨析:

此释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如明代《永乐大典》残卷引文献:“恒民守志,虽贫不移”,此处“恒民”即侧重“持守不变”的特质。


学术参考文献:

  1. 《庄子集释》(清·郭庆藩撰),中华书局1961年版
  2.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3. 《庄子纂笺》(钱穆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4. 《永乐大典》(明·解缙总纂),现存残卷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恒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略有差异,但核心解释较为统一。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恒民”指常人、一般的人,强调普通或平凡的社会群体。该词由“恒”(持久、平常)和“民”(人民、百姓)组成,字面可理解为“普通民众”或“长期保持常态的人”。

2.出处与经典引用

3.用法与语境

4.其他可能的解释

个别来源(如)提到“恒民”作为成语时,引申为“人民的力量永恒不变”,但此解释未见于主流权威文献,可能为现代衍生义或误读。

“恒民”主要含义为常人、普通民众,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探讨其哲学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庄子》《抱朴子》等原著。

别人正在浏览...

百身莫赎贲饰边屯别有用心操介超群传命胆大心麄點污地理学东昏杜米飞阁流丹福至心灵榦国割析寡居衮命回帆鼓煎促荐奠解缆金源继子罥结刻治联佩廉人枥骥令显临机设变龙攒女丑仆质歉绌牵黄犬千岁子凄亮轻阴若或赏音赡敏埏隧蛇虫百脚社木砦生恐摄斋使范失羣式昭释宗首卷铜研投竿萎靡文言我师禽武闱屓奰喜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