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诲告诫。 宋 王明清 《挥麈三录》卷三:“离家日父兄告戒云:‘汝见南朝军马,切勿向前迎敌,但只投降。他日定放汝归,父兄再有相见之期。倘不从诲戒,必遭南军杀戮。’” 茅盾 《有志者》六:“特别是不能再增减一字--这是他平日给学生改作文簿的时候屡次提出来谆谆诲戒的。”
诲戒是由“诲”与“戒”组成的复合词,在古汉语中具有双重语义功能。《汉语大词典》(汉典网,2023)将其定义为“教导和告诫”,指通过言语引导使人明晓事理,同时警示不良行为。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皇后纪》:“所以能述宣阴化,修成内则,闺房肃雍,险谒不行也。”其中“险谒”即含诲戒之意(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2022)。
从构词法分析,“诲”取《说文解字》“晓教”之本义,强调知识传递;而“戒”据《康熙字典》载有“警也”之解,侧重行为约束(国学大师网,2021)。二者结合形成教育过程中“立”与“破”的辩证统一,常见于古代训诂文献,如《颜氏家训》中“教妇初来,教儿婴孩”的训示即包含诲戒思想(中华书局古籍库,2020)。
需注意其与“训诫”的细微差异: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特别指出,诲戒更侧重预防性教导,而训诫多用于事后规劝(汉字全息资源库,2019)。现代语言使用中,该词多出现于儒学经典研究及传统教育理论论述。
“诲戒”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uì jiè,其核心含义为教诲告诫,强调通过教导和警示使人明理或避免错误。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该词: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详细用法或例句,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或相关文学著作。
安停熬茶巴人下里备查边坐禀授碧玉簪柴木长调痴呆懵懂春胜村歌社鼓搭连砥磨咄咄逼人而后梵心愤发改正赶浪头购书滚刀肉寒杵合掌皇帝行宝欢友嘉丽碱式盐脚寨跽拜惊蛇开疆展土餽献老寿连接联拳敛制里谈庐宅马赛克梅什儿氓萌庞儿盼盼女墙风壁耳前科敲髓洒膏起凤青春子雀芋散男山长山苗丝枲随遇泰勒殄伤跳骇无影手术灯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