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论;见识广博的言论。 清 潘德舆 《养一斋诗话》卷一:“卓识鸿议,瞽论一空,极快事也。”
鸿议(hóng yì)指具有远见卓识、影响深远的言论或主张,常用于形容宏大精辟的议论。该词属书面语,带有庄重褒扬色彩。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分层解析:
鸿
本义为大雁(《说文解字·鸟部》),引申为“宏大”“渊博”。如《淮南子·俶真训》:“鸿蒙沆茫。”高诱注:“鸿,大也。”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议
指言论、主张或商讨(《说文解字·言部》)。如《周礼·秋官·小司寇》:“一日议亲之辟。”郑玄注:“议,犹审也。”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鸿议即“鸿博之议”,强调议论的宏观性、深刻性与影响力,常见于政论、学术等正式语境。例如:
“先生所陈鸿议,切中时弊,足为治国良策。”
释义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20年。
来源:《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书局,2002年。
东汉王充《论衡·案书》载:
“公孙龙著《坚白》之论,析言剖理,可谓鸿议。”
此例印证其形容思想深刻、逻辑严密之论述的用法。
文献来源:《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6年。
“鸿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归纳如下:
基本含义
指高论或见识广博的言论,通常用于形容深刻、卓越的见解。例如清代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评价他人观点时提到:“卓识鸿议,瞽论一空,极快事也。”。
字义拆分
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表达对他人言论的褒扬。例如:“他的鸿议令在场学者叹服。”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用例或相关成语(如“崇论闳议”),可参考古典文献或权威词典。
爱缘安贫守道宝爱本采崩伤侪衆齿尊犓豢大猫态担负当不得大衫电麾犯门風素丰重刚虫格楞楞跟絓革图易虑和睦鸿门宴寰遂昏虫歼伤鲛鲨吉光片裘禁持金貂疚负积愚卷牍倨僈骏伟看护刻汁枯焦擂鼓筛锣两鼠斗穴缭乱猛力命志娘行偶视濆衍潜度群集叡知设机神通广大十指露缝私谒腾英退隐温谕无名小卒无涯之戚贤僚胁迁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