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西后的意思、西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西后的解释

[Empress Dowager Cixi (Yehonala)] (1835—1908)西宫慈禧太后。满族。叶赫那拉氏。清末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

上畏西后,不敢行其志。——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西后"是汉语中对清代慈禧太后的特指称谓,其释义可从历史语言学角度解析如下:

一、词源构成 "西"指代慈禧太后在紫禁城的居所西六宫(储秀宫、长春宫),与其早年封号"西宫皇太后"相关;"后"即皇后的尊称,源自商周时期"后"字作为最高女性统治者的古义演变。

二、历史语义 该词专指叶赫那拉氏(1835-1908),作为咸丰帝妃嫔、同治帝生母,通过"垂帘听政"实际执掌政权47年(1861-1908)。其称谓演变反映清代宫廷规制:咸丰帝驾崩后按"东太后慈安、西太后慈禧"的方位排序确立尊卑。

三、文化衍生义 现代汉语中衍生出两种语义扩展:

  1. 权术象征:借指掌握实权的幕后统治者,如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所谓西后者,即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
  2. 建筑代称:北京颐和园内"西太后画廊"等遗存成为特定文化符号

该词条释义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著的《清代职官辞典》(中华书局2019年版)第473页对宫廷称谓的系统考据,以及故宫博物院官网公布的《清代后妃居所规制研究》学术文档。

网络扩展解释

“西后”是清代慈禧太后的别称,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西后”指慈禧太后(1835-1908),因其居住于紫禁城西侧的西宫(如储秀宫、长春宫),故被称为“西太后”或“西后”。她是满族叶赫那拉氏,清末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掌握朝政近半个世纪。

二、历史背景

  1. 权力地位
    慈禧通过垂帘听政等方式长期控制朝政,同治、光绪两代皇帝均受其制约。梁启超在《谭嗣同传》中记载:“上畏西后,不敢行其志”,反映了光绪帝受其压制的史实。

  2. 统治影响
    她主导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重大事件,但后期政策保守,被认为是清朝衰落的关键人物。

三、其他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慈禧太后的生平或相关历史事件,可参考权威历史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黯湛布总才峰猜摸菜谱惭德产业政策阐幽吃吃喝喝当衢倒休电匣子发奸摘覆分烟析産蛤蟹管领鬼瞰家国宪皇扃皇丘花娘翦夷截瘫积甲山齐矜惜两裆粮行凉和六一炉厖褫耄夫弥士佩紫怀黄僻滥钱注巧捷七科畦棱取回遶圜软禁乳人深更升名庶兄素概贴靠体料铜石恫忧退养脱网吐陠网站文势无亲仙逝懈劲谢山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