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漸之儀的意思、鴻漸之儀的詳細解釋
鴻漸之儀的解釋
《易·漸》:“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孔穎達 疏:“處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則其羽可用為物之儀表,可貴可法也。”後以“鴻漸之儀”為對人風采才能的贊詞。 明 張居正 《答南列卿陳我度書》:“幸惟俯諒,天衢廣闊,鴻漸之儀,豈有量哉。” 明 張居正 《答廉憲王鳳洲書》:“惟公以鴻漸之儀,困於燕雀。”
詞語分解
- 鴻漸的解釋 .《易·漸》:“初六,鴻漸于幹”,“六二,鴻漸于磐”,“九三,鴻漸于陸”,“ * ,鴻漸于木”,“九五,鴻漸于陵”。謂鴻鹄飛翔從低到高,循序漸進。 晉 潘嶽 《西征賦》:“振鷺于飛,鳬躍鴻漸,乘雲頡頏
- 儀的解釋 儀 (儀) í 人的外表或舉動:儀态。儀表。威儀(使人敬畏的嚴肅容貌和舉止)。 按程式進行的禮節:儀式。儀仗。司儀。 禮物:賀儀。謝儀。 供測量、繪圖、實驗用的器具:儀器。 法制,準則:儀刑。“設儀立
網絡擴展解釋
“鴻漸之儀”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hóng jiàn zhī yí,屬于中性詞,常用于書面表達。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 釋義:指對他人風采、才能的贊美之詞。
- 結構:偏正式成語,一般作賓語使用。
2. 分字解析
- 鴻漸:源自《周易》,指鴻雁(大雁)從低處逐漸飛向高處,象征循序漸進、德行高尚。
- 之:助詞,表示修飾關系,相當于“的”。
- 儀:本義為禮節、儀态,引申為典範或值得效法的儀表。
3. 出處與典故
- 出處:《周易·漸》中記載:“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意為:鴻雁飛至高平之地,其羽毛可作為儀飾,象征吉祥。古人以此比喻賢者德行高潔,可為表率。
4. 用法與例句
- 用法: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書面語,表達對他人才能、氣度的贊美。
- 例句:
- 明代張居正曾用此詞:“天衢廣闊,鴻漸之儀,豈有量哉。”
- 現代可用于描述傑出人物,如:“這位學者的鴻漸之儀,令人敬仰。”
5. 相關擴展
- 近義詞:德才兼備、高山景行(需結合語境使用)。
- 反義詞:德薄才疏(非直接對應,需謹慎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周易》原文或曆史用例,中的典籍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鴻漸之儀
「鴻漸之儀」是一個成詞,這個詞由「鴻漸」和「之儀」兩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鴻」是一個部首,意為鳥類。在常用的繁體字中,「鴻」的部首是「隹」,拼音是「hóng」,有13個筆畫。
「漸」是一個部首,意為水。在常用的繁體字中,「漸」的部首是「氵」,拼音是「jiàn」,有12個筆畫。
「儀」是一個部首,意為禮儀。在常用的繁體字中,「儀」的部首是「人」,拼音是「yí」,有5個筆畫。
來源
「鴻漸之儀」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小說《紅樓夢》。在小說中,鴻漸是一個門神,他擁有修煉的儀式和獨特的禮儀。
繁體
「鴻漸之儀」的繁體寫法為「鴻漸之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鴻漸之儀」在古代的寫法可能是「鴻漸之儀」。
例句
最後,明鴻漸在家裡舉行了一場盛大的「鴻漸之儀」,以慶祝他的晉升。
組詞
鴻漸、儀式、禮儀、修煉、慶祝、晉升。
近義詞
禮節、典範、模範、範例、規範。
反義詞
失禮、不規範、不合儀式、違背慣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