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的意思、孝悌的详细解释
孝悌的解释
见“ 孝弟 ”。
词语分解
- 孝的解释 孝 à 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孝敬。孝廉(a.中国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指孝子;“廉”指廉洁的人;b.中国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孝道。孝子贤孙。 居丧的事:守孝。吊孝。 丧服:戴孝。孝衣。
- 悌的解释 悌 ì 敬爱哥哥,引申为顺从长(僴 )上:孝悌。 笔画数:; 部首:忄;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孝悌(xiào tì)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概念,其含义与文化内涵可概括如下:
一、基本词义
- 孝:指对父母的敬爱与回报,包括赡养、尊重和关怀。如《礼记》强调的"毋不敬",要求子女以礼义侍奉父母。
- 悌:指兄弟姐妹间的友爱互助,强调长幼有序的和谐关系。东汉举"孝廉"制度中的"悌"即考察对兄长的恭顺。
二、文化内涵
- 儒家伦理基石:孔子认为孝悌是"为仁之本",《论语》记载"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将家庭伦理延伸为社会秩序基础。
- 八德核心元素:作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之首,明代《八行图说》专门图解其内涵,沈鲤将其列为德育首要内容。
三、实践特征
- 双向互动性:并非单方面服从,而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伦理互动。
- 礼义结合性:荀子强调"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需符合礼义规范。
该概念至今仍影响着东亚社会的家庭观,2025年最新修订的《中华伦理文化辞典》仍将其列为传统美德核心条目。如需了解古代举孝廉制度的具体案例,可查阅来源的《后汉书》相关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孝悌》这个词的意思
《孝悌》是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分别代表着孝和悌这两种美德。在中国文化中,孝悌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代表了对父母和兄长的敬爱和顺从。
拆分部首和笔画
《孝悌》两个字的部首分别为孑和心,并且它们的笔画分别为四画和三画。
来源
《孝悌》最早出现在《尚书》中,是中国古代经典文献之一。它强调了家庭中的亲情、敬爱和尊重。
繁体
《孝悌》的繁体字为「孝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孝悌」这个词的字形稍有不同,字形上有一点变化,但整体意义没有改变。
例句
1. 他孝敬父母,遵守孝悌之道。
2. 兄弟之间应该互相关心,遵循孝悌之义。
组词
孝悌之道、孝悌尊亲、亲孝悌弟、孝悌亲友
近义词
孝顺、孝敬、尊敬、顺从
反义词
不孝、不顺从、不尊敬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