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敛的意思、薄敛的详细解释
薄敛的解释
(1).减轻赋税。《左传·昭公二十年》:“公説,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汉书·吴王刘濞传赞》:“ 吴王 擅山海之利,能薄敛以使其众。”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悽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
(2). 元 官署名。《续资治通鉴·元成宗元贞元年》:“己未,罢打捕鹰房总管府及司籍、周用、薄敛等库、 徽州路 银场,各处盐场,仍免 大都 今岁田租。”
词语分解
- 薄的解释 薄 á 厚度小的:薄片。薄饼。 冷淡,不热情:薄待。 味道淡:薄酒。 土地不肥沃:薄田。 肥浓厚深 薄 ó 义同(一),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浅薄”,“尖嘴薄舌”等。 轻微,少:薄礼。薄产
- 敛的解释 敛 (斂) ǎ 收拢,聚集:敛钱。敛足(收住脚步,不住前进)。敛容。敛衣(用收集来的碎布制成的衣)。收敛。聚敛。 征收:横征暴敛。 收束,约束:敛迹。敛手(.缩手,表示不敢恣意妄为;.拱手,表示恭敬)
网络扩展解释
“薄敛”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和文献进行解析。该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1.减轻赋税
这是“薄敛”最核心的含义,指古代统治者通过减少税收来减轻百姓负担。例如:
-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齐景公采纳晏子建议,命官员“宽政、毁关、去禁、薄敛”以缓和矛盾。
- 唐代杜甫在《同元使君舂陵行》中用“薄敛近休明”表达对轻徭薄赋政策的赞许。
- 该义项在多个权威来源中被反复提及,如《汉书》、和,均强调其历史政策背景。
2.元代官署名
部分文献提到“薄敛”是元代的一个官署机构名称,如《续资治通鉴》中记载元成宗时期曾罢免“薄敛等库”。但这一用法较为冷僻,具体职能未见详细说明,可能属于元代行政体系的特定术语。
补充说明:关于“节俭”的引申义
提出“薄敛”可解作“节省、节俭”,但从其他权威来源(如、2、5)来看,此义项缺乏直接文献支持,或为现代语境下的引申解读。需注意区分古代原义与后起含义。
总结建议:
- 若用于古文阅读或历史研究,应优先采纳“减轻赋税”或“元代官署”的释义。
- 若涉及成语或现代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含义是否扩展为节俭。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左传》《汉书》等原始文献,或参考、的完整内容。
网络扩展解释二
薄敛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轻微地节约或保存财物。它的字形由两个部首组成:薄和敛。薄包含有艹部作为草字头,敛则包含由⺖部作为手字头。薄由12个笔画组成,而敛则由13个笔画组成。
薄敛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在古代时,薄敛的写法并不是现在的样式,它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有所不同。而在繁体字中,薄敛的字形保留了古代汉字写法的一些特点,但整体形状和简化字相似。
以下是几个使用薄敛的例句:
1. 我们应该薄敛起来,节约每一分钱。
2. 在这个困难的时期,我们需要薄敛为未来做准备。
3. 他的家庭非常薄敛,从不浪费任何东西。
薄敛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不同的词组,例如:薄利、薄荷、敛财等。它的近义词可以是节俭、节流,而反义词可以是挥霍、浪费。
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