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卑礼厚币的意思、卑礼厚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卑礼厚币的解释

[courteous approach and generous gifts] 谦恭的礼节,丰厚的财礼。表示聘请贤士或待人时极其恭敬

惠王数败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

每见新官到任,后任同前任因银钱交代,虽不免彼此龃龉;而后任账房同前任账房,却要卑礼厚币,柔气低声,以为事事叨教地步。——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详细解释

谓礼节谦恭,所赠币帛等礼物丰厚。《史记·魏世家》:“ 惠王 数败於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参见“ 卑辞重币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卑礼厚币是汉语成语,指以谦卑的礼节和丰厚的财物表达敬意或诚意,常用于形容对人极其恭敬、笼络的姿态。以下从词典释义、出处、用法等角度详细解析:


一、词典释义

  1. 字义分解

    • 卑礼:谦卑的礼节。“卑”指谦恭、低下,“礼”指礼仪规范。
    • 厚币:丰厚的财物。“厚”意为厚重、充足,“币”原指玉帛等礼物,后泛指财物。

      综合义:通过谦卑的态度与丰厚的物质表达诚意,多用于上位者对人才或他国的笼络手段。

  2. 引申含义

    强调以谦逊姿态结合物质利益达成目的,暗含策略性讨好,常见于政治、外交场景。


二、出处与典故

最早文献记载:

出自《史记·魏世家》:

“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

(魏惠王因屡遭兵败,以谦恭之礼和重金招纳贤才。)

历史背景: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君主常以“卑礼厚币”吸引人才(如齐桓公厚待管仲),成为政治权谋的典型手段。


三、用法与例句

  1. 语法功能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

    • 例1:为请隐士出山,君主不惜卑礼厚币,亲赴草庐。(作宾语)
    • 例2:其卑礼厚币之举,实为瓦解敌国人心。(作定语)
  2. 近义辨析

    • 币重言甘:财物厚重,言语甜美,侧重物质与言语双管齐下。
    • 礼贤下士:侧重对贤者的谦恭态度,未必涉及财物。

      差异:“卑礼厚币”更强调“物质+礼节”的双重投入。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释义:“谦恭的礼节,丰厚的币帛。谓待人以至诚之礼。”

    参见: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12年,第10卷,第78页。

  2. 《辞源》(修订本)

    注解:“以谦卑之礼和厚重财物表示敬意。”

    参见: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423页。

  3. 《古代汉语词典》

    用例解析:“战国策士常以卑礼厚币游说诸侯。”

    参见:中华书局,2016年,第42页。


五、现代引申与应用

在当代语境中,该词可引申为:

(注:文献引用依据权威工具书纸质版,暂未提供电子链接,读者可查阅图书馆或官方出版平台。)

网络扩展解释

“卑礼厚币”是一个成语,形容以谦恭的态度和丰厚的礼物招揽人才或表达敬意。以下为详细解释:

1.出处与背景

出自《史记·魏世家》,记载魏惠王多次战败后,以谦卑的礼节和丰厚的财物招揽贤士,以振兴国家。这一典故奠定了成语的历史渊源。

2.字词解析

3.核心含义

指在招揽人才或请求他人时,既保持谦逊的态度,又提供优厚的待遇,体现对目标的重视和诚意。例如《痛史》中提到:“朝廷卑礼厚币来延聘他”,即用此意。

4.用法与例句

5.近义词

扩展说明

现代语境中,该成语也可引申为以谦逊态度和实际利益争取合作,但传统核心仍围绕“招贤”场景(注:此为引申义,需结合语境使用)。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史记》原文或权威词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版画版权宝铎保惜屏气凝神不治憯瘁差科头螭阶愁咨醇谨撺厢刀镰东厂放空发生炉煤气符契膏腴子弟割股公务怪模怪样呼啸角度叫驴髻梁矜勉扃扃激徵旷夫宽间苦瘠粮栈连滞陵气犂然榴裙纶恩梦里南轲明正典刑能名恁厮逆辞狞暴旁听席譬犹蒲萄酒巧诈齐后疟揉捏散盐色数儿少勋神怡书券松亭溯流徂源索面狭陋翔羊小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