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合义的意思、合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合义的解释

(1).谓以德义相亲。《国语·晋语四》:“异德合姓,同德合义。” 韦昭 注:“合义,以德义相亲。”

(2).归向正义。《荀子·强国》:“君臣上下,贵贱长少,至于庶人,莫不为义,则天下孰不欲合义矣。” 杨倞 注:“天下皆来归义也。”

(3).合于正义。《书·皋陶谟》“彊而义” 孔 传:“无所屈挠,动必合义。”

(4).符合经义。《后汉书·陈宠传》:“又律有三家,其説各异。宜令三公、廷尉平定律令,应经合义者,可使大辟二百,而耐罪、赎罪二千八百,并为三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合义”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以从构成它的两个单字“合”与“义”的本义及引申义来理解,并在复合后形成特定的概念。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学角度的详细解释:

一、 “合”与“义”的单字释义:

  1. 合 (hé):
    • 本义: 闭合,合拢。《说文解字》:“合,合口也。”引申为聚集、结合、符合、和谐、协同等义。
    • 引申义: 在“合义”中,“合”主要取其“符合”、“契合”、“归于”的含义。
  2. 义 (yì):
    • 本义: 与“仪”相通,指威仪、仪容。《说文解字》:“義,己之威儀也。”段玉裁注:“義之本訓謂禮容各得其宜。禮容得宜則善矣。”
    • 核心引申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道德准则;人伦规范。 这是“义”最核心且最常用的含义,指符合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或事理。如《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也指意义、意思。
    • 在“合义”中,“义”主要指“公正合宜的道理”、“道德准则”。

二、 “合义”的复合词释义: “合义”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是:

详细解释:

  1. 符合道德准则: 指人的行为、决策或言论是正当的、合理的,符合社会普遍认可的伦理道德标准(如仁、义、礼、智、信)。例如:“他的所作所为完全合义。”
  2. 合乎正义: 指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了正当的利益或权利。例如:“这场斗争是合义的。”
  3. 契合事理: 指符合事物的内在规律或道理,是正当、合理的。例如:“这个解释合义。”
  4. (语言学角度)同义复合词: “合”与“义”在表示“适宜”、“合理”的意义上相近,组合后形成同义复合词,起到强调作用,核心落在“义”上,表示“合乎义理”。

三、 文化内涵与应用: “合义”一词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追求。儒家强调“义”是重要的道德规范,“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判断行为是否“合义”,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和社会行为正当性的关键标准。它要求人们的行为动机和结果都要符合“义”的要求,追求“义利之辨”,在利益面前以“义”为先。

引用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对“合”、“义”及“合义”词条有详细释义和例证,是权威的汉语工具书。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作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合”、“义”及常用复合词的含义有清晰界定。
  3.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侧重解释古代文献中字词的含义,对“义”的古义(威仪)及引申义(道义)有深入阐释。
  4. 《说文解字》(许慎著):提供了“合”与“义”(義)的字源解释。
  5. 儒家经典(如《论语》、《孟子》):是理解“义”这一核心伦理概念及其重要性(如“合义”行为标准)的根本思想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合义”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因语境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为详细解释:

1.以德义相亲

指通过道德和道义建立亲密关系。出自《国语·晋语四》:“异德合姓,同德合义。”韦昭注:“合义,以德义相亲。”

2.归向正义

表示趋向或回归到正义的立场。如《荀子·强国》中提到:“君臣上下……莫不为义,则天下孰不欲合义矣。”杨倞注:“天下皆来归义也。”

3.合于正义

强调行为或思想符合正义标准。《尚书·皋陶谟》孔传中提到“动必合义”,即行动须合乎道义。

4.符合经义

指与经典文献的义理一致,多用于学术或礼法解释。例如《后汉书·陈宠传》中提及法律解释需“符合经义”。


补充说明: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籍引用和权威词典释义,具体语境需结合文献背景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傲骨嶙嶙鄙朴笔趣簸箕虫哺时踩软索操割曹衣出水川程打肚皮官司倒峡泻河颠困跌目涤溉顶名冒姓二滩水电站凤凰竹风向标高卬高简亘年关相过家家孩稚汗流浃踵华镳换人护跸惊眠客雁空泛宽泽亏盈来复线醪膳领事裁判权流求炉先生霉瘠密不可分殴作盘琴遣问千载一遇青徐荣宠睿图瑞信三长三请诸葛亮三武少挡无系少甚絁田鸡礮迢遰渟潆外源河务时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