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合義的意思、合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合義的解釋

(1).謂以德義相親。《國語·晉語四》:“異德合姓,同德合義。” 韋昭 注:“合義,以德義相親。”

(2).歸向正義。《荀子·強國》:“君臣上下,貴賤長少,至于庶人,莫不為義,則天下孰不欲合義矣。” 楊倞 注:“天下皆來歸義也。”

(3).合于正義。《書·臯陶谟》“彊而義” 孔 傳:“無所屈撓,動必合義。”

(4).符合經義。《後漢書·陳寵傳》:“又律有三家,其説各異。宜令三公、廷尉平定律令,應經合義者,可使大辟二百,而耐罪、贖罪二千八百,并為三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合義”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以從構成它的兩個單字“合”與“義”的本義及引申義來理解,并在複合後形成特定的概念。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語言學角度的詳細解釋:

一、 “合”與“義”的單字釋義:

  1. 合 (hé):
    • 本義: 閉合,合攏。《說文解字》:“合,合口也。”引申為聚集、結合、符合、和諧、協同等義。
    • 引申義: 在“合義”中,“合”主要取其“符合”、“契合”、“歸于”的含義。
  2. 義 (yì):
    • 本義: 與“儀”相通,指威儀、儀容。《說文解字》:“義,己之威儀也。”段玉裁注:“義之本訓謂禮容各得其宜。禮容得宜則善矣。”
    • 核心引申義: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道德準則;人倫規範。 這是“義”最核心且最常用的含義,指符合社會公認的道德标準、行為規範或事理。如《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也指意義、意思。
    • 在“合義”中,“義”主要指“公正合宜的道理”、“道德準則”。

二、 “合義”的複合詞釋義: “合義”作為一個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是:

詳細解釋:

  1. 符合道德準則: 指人的行為、決策或言論是正當的、合理的,符合社會普遍認可的倫理道德标準(如仁、義、禮、智、信)。例如:“他的所作所為完全合義。”
  2. 合乎正義: 指符合公平、公正的原則,維護了正當的利益或權利。例如:“這場鬥争是合義的。”
  3. 契合事理: 指符合事物的内在規律或道理,是正當、合理的。例如:“這個解釋合義。”
  4. (語言學角度)同義複合詞: “合”與“義”在表示“適宜”、“合理”的意義上相近,組合後形成同義複合詞,起到強調作用,核心落在“義”上,表示“合乎義理”。

三、 文化内涵與應用: “合義”一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追求。儒家強調“義”是重要的道德規範,“君子喻于義”(《論語·裡仁》)。判斷行為是否“合義”,是衡量一個人道德水準和社會行為正當性的關鍵标準。它要求人們的行為動機和結果都要符合“義”的要求,追求“義利之辨”,在利益面前以“義”為先。

引用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對“合”、“義”及“合義”詞條有詳細釋義和例證,是權威的漢語工具書。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作為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對“合”、“義”及常用複合詞的含義有清晰界定。
  3.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側重解釋古代文獻中字詞的含義,對“義”的古義(威儀)及引申義(道義)有深入闡釋。
  4. 《說文解字》(許慎著):提供了“合”與“義”(義)的字源解釋。
  5. 儒家經典(如《論語》、《孟子》):是理解“義”這一核心倫理概念及其重要性(如“合義”行為标準)的根本思想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合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下為詳細解釋:

1.以德義相親

指通過道德和道義建立親密關系。出自《國語·晉語四》:“異德合姓,同德合義。”韋昭注:“合義,以德義相親。”

2.歸向正義

表示趨向或回歸到正義的立場。如《荀子·強國》中提到:“君臣上下……莫不為義,則天下孰不欲合義矣。”楊倞注:“天下皆來歸義也。”

3.合于正義

強調行為或思想符合正義标準。《尚書·臯陶谟》孔傳中提到“動必合義”,即行動須合乎道義。

4.符合經義

指與經典文獻的義理一緻,多用于學術或禮法解釋。例如《後漢書·陳寵傳》中提及法律解釋需“符合經義”。


補充說明: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引用和權威詞典釋義,具體語境需結合文獻背景分析。

别人正在浏覽...

梆子戲寶用碑頌禀辭兵将不早當晚磁力村箫社鼓憚人悼栗得魚忘荃訂交對待翻複無常封三苟祿悍犷寒坰合成假戲真做诘奸棘蔓基數酒遊花可是麼狂書窺度老相公龍耀悶嘴葫蘆民田難能铙管拍浮攀柏鸧雞竊據寝苫枕戈人徒柔毅色厲膽薄紗布殺戮石湖居士識用束帛加琮水橋水宗朔政四察孫孟歎嘻脫籍兀奡無憾無可相孰先禮後兵小報告小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