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 代 女真 部落名。又称 合苏衮 、 和硕馆 。 契丹 阿保机 移其大姓于 辽阳 之南。 金 代在 辽阳 的南部置 曷苏馆路 ,治所在今 辽宁省 盖县 。参阅 宋 徐梦莘 《三朝北盟会编》卷三、《金史·地理志上》、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山东八·盖州卫》。
曷苏馆是中国辽金时期的重要历史地名,特指辽代在辽东地区设置的行政机构及其管辖区域,主要用以管理归附的女真部落。其名称源自女真语(或契丹语),具体含义与地理、政治功能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辽代始置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为管理归附的渤海遗民及女真部落,于辽东半岛设置“曷苏馆路”(又称“合苏馆”)。其辖区大致位于今辽宁省盖州市至瓦房店市一带,南临渤海,北接女真腹地,是辽朝控制东北边疆的军事行政枢纽。
名称含义
“曷苏馆”在女真语中意为“藩篱”“篱笆”(一说为“边界”),引申为“屏障之地”。这与其地处辽朝与女真各部交界处的战略位置相符,承担防御与羁縻职能。
羁縻统治机构
辽朝将归附的女真部落编为“曷苏馆女真”(熟女真),设节度使管辖,隶属东京道。其首领由辽廷任命,需纳贡并协助维持边境稳定,是辽朝“以夷制夷”政策的体现。
金代延续与变革
金初沿袭辽制,仍置曷苏馆路。至金熙宗天眷元年(1138年)废除节度使,改设总管府,后并入婆速路。元代后地名逐渐消失。
曷苏馆作为辽金时期东北民族融合的缩影,见证了女真社会的分化(生/熟女真)及中央王朝对边疆的治理模式。其名称亦载入《金史·地理志》《辽史·百官志》等正史,成为研究东北民族史的关键词。
参考资料来源:
“曷苏馆”是辽金时期与女真部落相关的重要历史名称,具体释义和背景如下:
词源与别称
该词源于契丹语,在《金史》等文献中又写作“合苏衮”“和硕馆”“遏速馆”等。其含义与女真部落的迁移和行政区划相关。
历史沿革
废止时间
金明昌四年(1193年)被废除。
不同史料对治所记载略有差异,可能因行政区划调整或历史地名变迁导致。例如,汉典提到治所在盖县,而知网百科则记载为辽阳附近。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文献记载,可查阅《三朝北盟会编》《金史·地理志》及《读史方舆纪要》等原始资料。
挨挤八蕃板搭班声贬駮边机冰散播乱步叉才质重修旧好抽芽传业椿庭萱室啜食吐哺萃止打草惊蛇等差级数帝阍短袖夺宗赶不赢挂单官鬼过行合演俴收借救金人捧露盘即兴表演决征客单可望而 不可即凉衫李法鎏金卤虾油蛮估耐人寻味囊中物翩仙清薄青史留名惸孤骑置染衣睿好搔屑上市珊瑚网失格事捷功倍霜螯霜匀书笈四要往年蛙虾卫生院显姓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