槁磔的意思、槁磔的详细解释
槁磔的解释
亦作“槀磔”。谓死亡。磔,肢体分裂。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凯口囤》:“惟是据其要害,断其芻粟之涂,重营密栅,勤其间覘,严壁而居,勿与角利。使彼进无所乘,退无所逸,远不过一月,而羸疲之尸,槀磔麾下矣。”
词语分解
- 槁的解释 槁 ǎ 枯干:槁木。枯槁。槁悴。槁木死灰(喻心情冷漠,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古同“藁”,草。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磔的解释 磔 é 古代分裂牲体以祭神。 古代一种酷刑,把肢体分裂:磔刑。 汉字笔形之一,即“捺(?)”。 笔画数:; 部首:石;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槁磔”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历史文献和权威解释综合分析:
1.基本含义
- 死亡:在多数权威解释中,“槁磔”指死亡,尤其与古代酷刑“磔”(肢解身体)相关,强调惨烈的死亡方式。
- 出处:明代冯梦龙《智囊补·兵智·凯口囤》曾用“槀磔麾下”描述敌军因困顿而覆灭的情景。
2.详细释义
- 字义拆分:
- 槁:原指草木枯干,引申为失去生机;
- 磔:古代分裂肢体的酷刑,后泛指死亡。
- 语境延伸:在军事或历史文本中,常形容因围困、资源断绝导致的惨烈溃败或死亡。
3.其他解释争议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提到“槁磔”有“坚韧不拔”的比喻义,认为其描述人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但这一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现代误读或引申。
4.使用建议
- 古典文献中建议按“死亡”本义理解;
- 若需引用比喻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并标注来源差异。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智囊补》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槁磔》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槁磔(gǎo zhé)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枯槁”或“干燥”。它由“木”和“石”两个部首构成,分别有9个和8个笔画。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汉字,繁体字为「槀柘」。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经历了多次演变。槁磔这个词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的篆书体,其形状和现代汉字有些许差异。
以下是槁磔的例句:
1. 经历了长时间的旱季,土地变得枯槁起来。
2. 这棵树干燥得像木头一样。
槁磔的近义词包括:干涸、干旱、干瘪。
槁磔的反义词可以是:湿润、繁茂、水润。
希望以上回答能满足你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