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黑旗军的意思、黑旗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黑旗军的解释

(1). 清 末 宋景诗 领导的农民武装。

(2). 清 末将领 刘永褔 领导的地方武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黑旗军是中国近代史上以黑色旗帜为标识的民间武装组织,其名称源于军事活动中使用的黑色战旗。该组织主要由19世纪中叶广西天地会起义军余部发展而来,核心领袖为刘永福。黑旗军以中越边境为活动基地,曾参与抗击法国殖民侵略、协助清朝平定叛乱等重大历史事件,在近代反侵略斗争中具有重要地位。

从汉语词义角度分析,“黑旗军”属于偏正结构的复合词:“黑旗”指代黑色旗帜,象征组织的标识特征;“军”表明其军事属性。《说文解字》释“军”为“圜围也”,本义指古代作战单位,后引申为武装集团。该名称直观反映了该武装的视觉识别特征与军事性质。

据《清史稿》记载,黑旗军于1865年正式建制,在保胜(今越南老街)建立根据地。1883-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该部队在河内、宣光等战役中重创法军,其作战能力获清廷认可并被收编为官军。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刘永福率黑旗军余部在台湾抗击日军占领,持续作战四月余。

历史学者指出,黑旗军的特殊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跨越国界的抗法斗争为近代中越联合御敌的典范;二是从民间武装转型为官方军事力量的独特发展轨迹;三是在台湾保卫战中展现的民族气节。这些特征使其成为研究近代边疆史、军事史的重要个案。

主要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通史》
  2. 中华书局《清史稿·刘永福传》
  3. 台北故宫博物院抗战史料特辑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黑旗军”的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黑旗军”是清末两支地方武装的统称,因以黑色旗帜为标志得名,主要分为:

  1. 宋景诗领导的黑旗军:1861年参与白莲教起义,属反清农民武装,后遭清军镇压(、)。
  2. 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1864年以七星黑旗为军旗,初期反清,后转为抗法及抗日主力(、)。

历史背景与活动

刘永福部(主要分支)

宋景诗部

历史评价

其他关联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历史档案或权威文献(如《清史稿》等)。

别人正在浏览...

磅纸爆豆贝文伯长惭伏仓皇失措廛舍齿列戳舌单费颿船飞霞骠风筌奋末佛豆福酒赶锥各个挂扯龟龙麟凤鼓衰力尽横构合酺隍堑慌神化生盆灰簇簇绞切搅搜节忧精驴计事寄托驹齿未落菊水疗疾憀然麟角凤嘴洛宾笙緑柱石梅目縻职摩肩接踵暮夜怀金目注心营女伶疲氓泼婆娘亲代倾巢出动钦刑全能人圈上庠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说地谈天私接土巴香草美人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