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切。《后汉书·寒朗传论》:“正直本於忠诚则不诡,本於諫争则绞切。” 李贤 注:“绞,急也。”
“绞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jiǎo qiē,其核心含义是急切,具体解释如下:
多用于形容人在劝谏、争论时表现出的急切态度,或描述情感上的迫切感。例如在古典文献中,常与忠诚、谏言等语境相关。
词源解析:
“绞”本身有“急迫”之意(如“绞尽脑汁”),“切”可表深切,组合后强化了急切的含义。
现代延伸:
在部分专业领域(如食品加工)中,“绞切”可能指机械切割过程,但此用法较为少见,日常语境仍以“急切”为主。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后汉书》原文或权威辞书(如汉典)。
绞切(jiǎo qiē)是一个动词,意思是用绳索或刀具等把东西切成碎片或绞成细丝。该词的拆分部首为纟(绞丝部首)和切(切割部首),共有11个笔画。
《绞切》一词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是由两个相近意义的汉字合并而成,意为“绞丝之事”和“切割之事”。
《绞切》的繁体字为「絞切」。
在古代汉字中,「绞切」的写法可能会稍有不同。例如,使用「絞」代替「绞」,或使用「切」的古体字形。
1. 他用刀将水果绞切成小块。
2. 她将布料绞切成细丝以供编织。
相关的词语有:绞索、绞盘、绞肉机、切割、纸绞机等。
与「绞切」意义相近的词语有:砍剁、割碎、切碎等。
与「绞切」意义相反的词语有:合并、整合、拼接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