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連帶的意思、連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連帶的解釋

= 連同

連帶責任

詳細解釋

(1).連接二物的帶子。《說文·巾部》:“市,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市以象之。天子朱市,諸矦赤市,大夫蔥衡。從市,象連帶之形。” 宋 歐陽修 《拟玉台體·别後》詩:“連環結連帶,贈君情不忘。”

(2).連結。 漢 潘勗 《冊魏公九錫文》:“羣兇覬覦,連帶城邑。”連帶城邑,一本作“分裂諸夏”。《南史·孔琳之傳》:“賊帥 孫曇瓘 、 程扞宗 、 陳景遠 凡有五城,互相連帶。”《資治通鑒·齊高帝建元二年》:“羣蠻依阻山谷,連帶 荊 、 湘 、 雍 、 郢 、 司 五州之境。”

(3).包括在内;連同。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二一:“關于這層,标點也該連帶注意。” 範小青 《褲裆巷風流記》第十三章:“局裡要搞點試驗比較麻煩,頂好另外有一個小型作場,專門做手繡生活,連帶搞研究。”

(4).互相關聯。 郭沫若 《喀爾美蘿姑娘》:“啊,瘰疬!這不是和肺結核連帶的嗎?” 洪深 《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篇三:“這兩者之間,當然是有連帶關系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連帶”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使用場景不同有所差異,主要分為日常用法和法律術語兩類:

一、日常用法

  1. 互相關聯
    指事物或人之間存在緊密聯繫,例如“人的作風與思想感情有連帶關系”。
  2. 牽連
    表示因某事物或行為引發其他後果,如“大人遭殃,連帶孩子受罪”。
  3. 附帶或捎帶
    指在完成主要事務時順帶處理其他事項,例如“修房頂時連帶修門窗”。
  4. 曆史文獻中的特殊含義
    早期可指“連接二物的帶子”,如《說文解字》中提到的“連帶之形”。

二、法律術語(連帶責任)

在法律語境中,“連帶”特指多個責任主體對同一債務或義務共同承擔全部責任,常見于擔保、合夥、共同侵權等情形:

三、其他補充

如需進一步了解法律條款細節,可參考《民法典》相關章節或專業法律解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連帶

連帶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兩個或以上的人或事物因為某種關系而發生聯絡或關聯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連帶的部首是辶,總共有8個筆畫。

來源:連帶作為一個詞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南山有台》一篇中。由于其廣泛應用和精确的表述,連帶逐漸成為漢語中常見的詞語之一。

繁體:連帶的繁體字為連帶。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連帶的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一緻,唯一的差異在于字形可能稍有不同。

例句:1. 因為他們是兄弟,一方受到了懲罰,另一方也受到了連帶影響。

組詞:連帶效應、連帶責任、連帶方案、連帶債務

近義詞:牽涉、牽連、有關、相關

反義詞:獨立、分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