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传漏的意思、传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传漏的解释

报时。古以壶漏计时,故称。《汉书·佞倖传·董贤》:“ 贤 传漏在殿下,为人美丽自喜。” 颜师古 注:“传漏,奏时刻。” 南朝 梁 陆倕 《新漏刻铭》:“属传漏之音,听鸡人之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传漏(chuán lòu)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与古代计时方式密切相关。以下从权威词典及文献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传递更漏时刻

    指古代宫廷或官府中专人负责通报夜间更次(时段)的行为。古人将夜间分为五更,通过漏壶(滴水计时器)确定时间,由值更者逐级上报时辰,称为“传漏”。

    例:《汉书·佞幸传》:“(董贤)为郎,传漏殿下。”

  2. 引申指报时或时间流逝

    后扩展为泛指时间传递或光阴推移的意象,带有文言语境中的诗意色彩。

    例:宋代王安石《和祖择之登紫微阁》诗:“宫楼唱罢鸡人远,门阙朝归虎士闲。”


二、文化背景与计时制度

古代“漏刻”是重要计时工具,由漏壶和刻箭组成。专职人员(如“鸡人”“更夫”)观察水位刻度确定时辰,通过击柝、击鼓或口头传递方式上报,形成一套完整的“更漏制度”。


三、权威文献参考

  1. 《汉语大词典》

    释为:“古代报时之称。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参见: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版,第1卷,第1583页。

  2. 《辞源》(修订本)

    释义:“传达漏刻。古以漏壶计时,设专人报时。”

    参见: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321页。

  3. 汉典网

    解析:“‘传漏’即传递更漏信号,属古代宫廷职司,后亦用于诗文喻指时间。”

    来源:www.zdic.net/hans/传漏


四、用例与延伸


“传漏”一词浓缩了中国古代计时文化的智慧,从具体职官行为升华为时间象征,体现了汉语词汇深厚的历史积淀。其释义需结合典章制度与文学语境综合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传漏”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计时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传漏(chuán lòu)指古代通过漏壶(一种滴水计时的工具)报时的行为。例如《汉书·佞倖传·董贤》记载:“贤传漏在殿下”,颜师古注释为“传漏,奏时刻”。南朝陆倕的《新漏刻铭》也提到“属传漏之音,听鸡人之响”,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用法。

  2. 延伸解释
    部分文献(如)提到“传漏”可引申为消息传递中的泄露或不稳定,但这一用法并非主流,且未见权威典籍直接引用,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引申或误用。

  3. 字形与发音

    • 拼音:chuán lòu
    • 注音:ㄔㄨㄢˊ ㄌㄡˋ
    • 结构:“传”为传递,“漏”指漏壶,合指通过漏壶传递时间信号。
  4. 文化背景
    古代漏壶计时需专人值守,根据水位刻度读取时间并传递信息,因此“传漏”不仅是技术行为,也反映了古代时间管理的制度。

若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书》《新漏刻铭》等原文,或查阅汉典、沪江词典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案视伴伍宝赤刀八字行船裱卷璧门冰壸秋月苍黄反复长夜国大一统大壮都肄斗甬断庄遏御繁务伐乌林膏火宫廷文学珪瑁横眉瞪眼后交交浅言深鸡蹠句驳开门七件事客人楛僈困屯困污老不才吏课门垣民不畏死摩肩击毂母教内在关系蜺雾配递皮夹品望燂烁清冷穷村桡桃鋭气颯戾三惧舒演四职袒裼田畔田叟铜锤土豚魏国山川缊畜香火因缘香烛显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