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了义的意思、了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了义的解释

佛教语。真实之义,最圆满的义谛。对“不了义”而言。 南朝 梁 王屮 《头陁寺碑文》:“金资寳相,永藉闲安;息心了义,终焉游集。” 唐 宗密 《圆觉经略疏》卷七:“《大寳积经》云……若诸经中宣説世俗,名不了义;宣説胜义,名为了义;宣説烦恼业尽,名为了义。宣説厌离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义;宣説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宣説种种文句差别,名不了义;宣説甚深难见难觉,名为了义。” 唐 高适 《同马太守听九思法师讲金刚经》诗:“了义同建瓴,梵法若吹籟。”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华严》是了义的,一乘的,可谓最究竟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了义”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发音及文化背景区分:

一、佛教术语(读音:le yì)

  1. 核心定义
    指真实、究竟的教义,代表最圆满的义谛,与“不了义”(未达究竟的方便说法)相对。例如大乘佛教中,宣说空性、涅槃本质的经典被视为“了义”,而世俗层面的教导则属“不了义”。

  2. 哲学内涵
    在佛教哲学中,“了义”象征对实相的直接体悟,如明月当空比喻智慧超越表象,大地寂静隐喻万法空性本质。这种诠释指向真理的终极层面,强调无执与本然状态。

二、汉语成语(读音:liǎo yì)

  1. 基本含义
    表达对他人恩惠的感激与敬意,源自《左传》典故。例如:“他此举堪称了义,令人钦佩。”

三、使用注意


提示:如需进一步了解佛教“了义”的哲学体系,可参考中的诗意譬喻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了义的意思

了义是一个汉字词语,多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道义上的行为或行动。它指的是为了遵守原则、认真贯彻自己的理念而采取的不计个人得失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了义的偏旁部首是亅(一根横线),拆分后可以分为:“亅”和“义”两个部分。

了义的总笔画数为八画。

来源

了义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泰誓》中,意为“明白天下之义”。后来逐渐演变为指人以正义为重,为伸张公道而积极行动。

繁体

繁体字“了”与简体字相同,都是写作“了”。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中,“了”字的写法有时会稍有变化。常见的古代写法包括:

1. 了(口再几):这是最常见的古代写法,写作“⺌”+“口”+“几”。

2. 了(天人口):这也是一种古代写法,写作“⺆”+“囗”+“口”。

例句

1. 他在面对困境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义务救助,展现了一种了义精神。

2. 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他始终保持了自己的了义,没有背离初衷。

组词

了义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成一些相关的词语:

1. 了义者:指以正义为重、积极行动的人。

2. 了义行为:指在遵守原则、追求公正时所采取的行动或行为。

近义词

了义的近义词有:见义勇为、正直、慷慨、忠诚。

反义词

了义的反义词有:无耻、自私、无情、背义。

别人正在浏览...

巴西利亚崩愧表发臕息兵争参署産婆簇箔大吃一惊大动干戈稻稌电流互感器刁头饤案顶生王耳参漏肺活量飞轩奋勇前进弗目葛藟耿亮垢累关拦官纸果若话流化缘坚如盘石家饷迳隧今体诗箕扫掬诚巨获局滞抗行靠不住口吐珠玑苦器賫助沴戾緑女红男卖术蔫头耷脑排难解纷破体青真散射赡举舍命不舍财省发添传殢雨外财污眼祥云瑞气闲淘气遐圻希里打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