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两船并合。《墨子·备水》:“并船以为十临,临三十人,人擅弩。” 岑仲勉 注:“并船,即合两船也,两船为一临。”
(2).并排着两只船。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二六:“兰桨把来齐拍水,并船相斗湿罗衣。” 宋 黄庭坚 《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之二:“可怜一曲并船笛,説尽故人离别情。”
并船(拼音:bìng chuán)在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本义:船只相并连接
指两艘或多艘船横向并列相连,形成整体。古代常见于军事(如赤壁之战中曹军“连船舰”)、运输或水上活动,通过缆绳或木板固定船只,增加稳定性或承载面积。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7卷,第143页“并”字条;《辞海》(第七版)网络版“并”释义项。
引申义:并行、并排
由船只并列引申为泛指事物并列、同时进行或地位相当。如“并驾齐驱”“并肩作战”中的“并”即取此意,强调空间或时间上的同步性。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98页“并”字条;《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96页“并”释义项。
古语特指:双体船结构
古代文献中或特指一种将两船并连加固的双体船(类似现代双体船雏形),用于增强抗风浪能力或承载大型货物。
来源:《中国航海科技史》(海洋出版社)第四章提及古代并船技术;《水经注·江水》载“孙权装大船……名曰长安,亦曰大舶,载坐直之士三千人,与群臣泛舟江津”,其大型船队可能采用并船技术。
现代应用
在专业航海术语中,“并靠”(Berthing alongside)仍保留“并船”古义,指船舶停泊时与码头或其他船并排系固的操作。
来源:《航海技术术语》(GB/T 17838-2010)国家标准“靠离泊”条款。
“并船”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字面解释
词源与扩展
该词源自古代军事或日常船只操作,后延伸至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绘协作或并列的意象。
与“并船”相关的成语包括“顺水行船”“草船借箭”等(参考网络释义)。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句或历史背景,可查阅《墨子》《宫词》等文献原文。
艾安邦倗霸上戏边厅驳勘草棉涔勺诚服齿芬村塾打闹台點卯豆浆断语分队分置浮白高涨聒聒焦焦鼓煽亨途候星火场江淹笔假年谏折燋烂经子姱嫮窾郄褴襂礼记流火之乌龙榻銮旗车满清末造幕士赧汗宁顺抢收憔悴气概穷山恶水齐烹求靠瑞应三迭阳关赏不逾日少弱省气盛壮首夔霜牙私署泰元同伦温耎闲媚献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