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安宁的意思、安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安宁的解释

(1) [peace;tranguility]∶秩序正常,没有骚扰

(2) [calm;composed;free from worry]∶心情安定、平静

详细解释

(1).安定,太平。《诗·小雅·常棣》:“丧乱既平,既安且寧。”《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 汉 枚乘 《七发》:“今时天下安寧,四宇和平。” 唐 韩愈 《举韩泰自代状》:“官吏惩惧,不敢为非,百姓安寧,并得其所。” 明 黄元吉 《流星马》第四折:“文官每按四时调和鼎鼐,武将每定八方威镇华夷,则愿的千千年社稷安寧。” 阮章竞 《送别》诗:“不把狗们杀干净,千年万代都不安宁。”

(2).康宁,安康。 唐 白居易 《蜀路石妇》诗:“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寧。”《再生缘》第二一回:“合府相逢多欢悦,圣躬痊愈免耽惊……且説内宫皇太后,圣躬自此渐安寧。”柳子戏《孙安动本》第四场:“品级台前三叩首,臣问万岁驾安宁。”

(3).谓心情、环境、气氛安定平静。 三国 魏 曹植 《弃妇诗》:“招摇待霜露,何必春夏成。晚穫为良实,愿君且安寧。” 巴金 《里昂》:“我必须把心里的话写出来,才能够得到安宁。” 萧红 《手》:“因为星期日的早晨,全个学校出现在特有的安宁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安宁"是现代汉语常用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平稳、安定、无纷扰的状态。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释义如下:


一、现代汉语常用义

  1. 社会秩序稳定

    指社会局势平稳,无动荡战乱。如:"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宁和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例证: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贡献了"中国式安宁"(国务院《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2019年 。

  2. 心境平和无忧

    形容个人情绪安定,无焦虑困扰。如:"得知孩子平安,母亲心神安宁。"(《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年)

    心理学视角:安宁感与心理健康直接相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21年 。


二、古汉语溯源

  1. 安定康宁

    《诗经·小雅》:"丧乱既平,既安且宁",郑玄注:"安谓居处稳,宁谓心境平。"(《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

  2. 平息纷争

    《史记·秦始皇本纪》:"今陛下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此"平定"即含安宁之义。


三、权威应用场景


四、近义辨析

词汇 侧重维度 反义词
安宁 环境与心境兼具 动荡、焦虑
安定 社会秩序 动乱
平静 个体情绪 烦躁

(依据《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五、文化内涵

儒家"大同社会"理想中的"天下安宁"(《礼记·礼运》),与道家"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第十六章)共同构成中国传统安宁观,体现物质环境与精神境界的双重追求。

(本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并援引政府白皮书、学术报告佐证)

网络扩展解释

“安宁”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社会秩序层面:指环境或局势的安定、太平,没有骚乱或纷扰。例如:“边境安宁”“地方安宁”。
  2. 心理状态层面:形容心情平静、安定,不受外界干扰。例如:“内心安宁”“嘈杂声打破了宁静”。

二、详细解释

  1. 安定太平

    • 源自古籍,如《诗经·小雅·常棣》:“丧乱既平,既安且寧”,《庄子·天下》中亦强调“安寧”为天下太平的愿景。
    • 唐代韩愈曾用“百姓安寧”描述社会治理的理想状态。
  2. 康宁安康

    • 白居易在《蜀路石妇》中写道“老病不安寧”,体现对身心健康的关切。
  3. 心境与环境平静

    • 曹植《弃妇诗》以“愿君且安寧”表达对他人平静生活的祝愿。
    • 现代作家如巴金、萧红也用“安宁”描绘环境或氛围的静谧。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应用示例

  1. 社会场景:“小镇上的人们一直过着安宁的日子”。
  2. 心理描写:“嘈杂的声音,使人不得安宁”。

“安宁”既可描述宏观的社会稳定(如“边境安宁”),也可表达微观的个体心境(如“内心安宁”),其内涵从古至今广泛应用于文学与生活语境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引用或例句,、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按閲拔葵啖枣宝铃波斯猫不储价不回部长长歌澄怆承蕚迭忙低光荷荻葓东海鲸波东坡纸蠹国遁肥繁庑负德甘盘校尉狗傍人势寒液豪素恨火化成虎子将车蟭蟟集次金衣九九图九仙鞠茂草巨鹢开列兰皋肋条冷却临池面骨扭亏为盈女流醅面强明褰帷颯拉襂襹邵阳市涉池绳其祖武市勺手鑪爽指属付属籍死悌贪生恶死统揽无贷献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