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冰床的意思、冰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冰床的解释

[sled] 一种状如雪橇的冰上滑行工具,用竿子撑或人畜力推拉前进

详细解释

亦作“ 冰床 ”。 1.凉床。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林钟六月》:“敬想足下藏形月府,遁跡冰床,披 庄子 之七篇,逍遥物外;玩 老聃 之两卷,恍惚怀中。”

(2).雪初下时地上所结之冰。因上面积雪,故称。 北周 庾信 《寒园即目》诗:“雪花深数尺,冰牀厚尺餘。” 清 钱谦益 《题僧卷》诗:“雪被冰牀云水隈,死关生断不曾开。”

(3).冰上交通工具,俗称冰排子,用人推、拉,或床上人以竿撑之,使滑行。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水关》:“冬水坚冻,一人挽木小兜,驱如衢,曰冰床。”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拖床》:“冬至以后,水泽腹坚,则 十刹海 、护城河、 二闸 等处皆有冰牀。一人拖之,其行甚速。长约五尺,宽约三尺,以木为之,脚有铁条,可坐三四人。雪晴日暖之际,如行玉壶中,亦快事也。”《红楼梦》第五六回:“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牀,一应粗重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 孙犁 《白洋淀纪事·嘱咐》:“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 水生 坐上去,抱着孩子,用大衣给她包好脚。女人站在床子后尾,撑起了竿。女人是撑冰床的好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冰床是一种传统冰上交通工具,结合历史记载和功能特点,其详细解释如下:

1.基本定义

冰床又称冰车、拖床、凌床,是古代冬季用于冰面运输或载人的工具,外形类似雪橇。其结构包括长方形木架(铺木板如床板)和两根裹铁条的木棍作为滑行部件,通过撑杆或人畜力推动。

2.历史发展

3.使用方式

4.文化记载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提到“拉冰床”是仆人的差事,印证了其在清代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功能扩展

除运输外,明代起兼具娱乐功能,如《帝京景物略》描述“行冰如飞”的滑行体验。


如需了解更多细节,可查看搜狗百科或文学典籍相关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冰床:词义 冰床是指在水面上结冰形成的一层厚冰,可以承载人们行走或停放物品的冰面。 拆分部首和笔画 冰床的拆分部首是冫(冰),床的拆分部首是广(宀)。冰床一共由8个笔画组成。 来源 冰床这个词源于古代汉语,形容冬季江河或湖泊上结成的厚冰。由于冰床的坚实与光滑,人们可以在上面行走或停留。 繁体字 冰床的繁体字为「冰床」。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冰床的汉字写法与现代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 例句 1. 冬天来临,湖面成了一片冰床。 2. 小明喜欢在冰床上滑冰。 3. 我们在冰床上堆雪人,玩得很开心。 组词 冰雪床、冰缸床、积冰床 近义词 冰面、冰层、冰履 反义词 溶水、水面、湖底

别人正在浏览...

白内障白雪楼板榜包篚炳文插岸常胜将军朝野上下插头乘槎爡焥蹙削大陆漂移说德元叠扑洞辟端悫恶呼放语氛瘴赙诔斧政顾锡花仙会逮简畀匠心独运家祚解龟诳妄溃逃羸蹇练士连最零歇柳衢花市马讼蓦驳颦效铺面潜夫牵役桥运漆面融液柔蔬赏爱设极厮琅琅宿老填还头巾抟弄外子韦丹碑畏附温柔无表雪王章贤每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