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厮琅琅的意思、厮琅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厮琅琅的解释

象声词。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三折:“你听那墙上土扑簌簌的,房上瓦廝琅琅的。” 元 汤式 《端正好·咏荆南佳丽》套曲:“轻颭颭、廝琅琅、隔琳窗霞綃响珮琚。”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厮琅琅”是一个汉语拟声词,主要用于形容物体碰撞、振动或摩擦时发出的清脆声响。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词性:拟声词(象声词)
拼音:sī láng láng
注音:ㄙ ㄌㄤˊ ㄌㄤˊ
核心含义:模拟清脆、连续的碰撞声或振动声,如金属、玉石、瓦片等硬物相击的声音。


二、用法与例证

  1. 形容建筑相关声响
    如元代郑廷玉《后庭花》中“房上瓦廝琅琅的”,描绘房顶瓦片被风吹动或碰撞的声响。

  2. 描述佩饰碰撞声
    元代汤式《端正好·咏荆南佳丽》用“廝琅琅”表现玉饰、珠宝在行走时相互撞击的清脆声。

  3. 其他文学作品
    明代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中“厮琅琅顿开金串锁”,模拟金属锁链被打开的声响。


三、相关辨析


四、总结

“厮琅琅”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拟声词,多用于元曲及明清小说,生动刻画环境音效或人物动作的细节。现代使用较少,但在赏析古籍时需注意其语境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厮琅琅》的意思

《厮琅琅》一词中的“厮”指的是侍奉、伺候,“琅琅”表示了一种声音的连续、琳琅的样子。综合起来,这个词的意思可以解释为侍奉、伺候的声音连续、持续不断。

拆分部首和笔画

《厮琅琅》的拆分部首是“厂”和“王”,其中“厂”旁可以用“并”字旁代替。“厮”字具有12画,“琅”字具有13画。

来源和繁体

《厮琅琅》一词来源于古代文献,最早出现在明朝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在繁体字中,“厮”字和“琅”字的形状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厮琅琅的“厮”字写作“斯”或“此”,“琅”字写作“那”。

例句

1. 整个宫殿内传来了厮琅琅的脚步声。

2. 音乐厅里的琴声一片琅琅。

组词

厮磨琅琅、琅琅上口、琅琅满耳

近义词

迭声、激扬、连绵

反义词

寂静、停滞、静默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