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篚的意思、包篚的详细解释
包篚的解释
包匦,筐篚。借指为馈赠之礼品。 南朝 梁 沉约 《与约法师书》:“此生篤信精深,甘此藿食,至於岁时包篚,每见请求,凡厥菜品,必令以荐。” 宋 陆游 《天申节进奉银状》:“前件银,祗率典章,获参包篚。”
词语分解
- 包的解释 包 ā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 包好了的东西:邮包。背(坕 )包。 装东西的袋:书包。皮包。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总揽,
- 篚的解释 篚 ě 古代盛物的竹器。 笔画数:; 部首: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包篚”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bāo fěi,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包篚”由“包”和“篚”组成:
- 包:指包裹、包扎,也有包容、束缚之意。
- 篚:古代盛物的竹器,多用于祭祀或馈赠。
二者合称时,代指包装好的礼品,即通过包裹、竹器等容器呈现的赠品。例如南朝梁沈约《与约法师书》中提到“岁时包篚”,指节日时进献的礼物。
二、用法与引申
- 字面义:指具体的包裹或竹器盛装的礼品,常见于古代文献。如宋代陆游《天申节进奉银状》用“获参包篚”表示参与进献礼品的仪式。
- 比喻义:部分资料(如)提到其可引申为“被思想或环境束缚,难以自由发展”,但这一用法在古籍中未见直接例证,可能是现代引申的解读。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礼仪、馈赠或进贡场景,常见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中。例如:
“凡厥菜品,必令以荐。”(沈约《与约法师书》)
四、相关辨析
- 包匦:与“包篚”类似,指包裹贡物的匣子,但更强调“容器”本身。
- 筐篚:竹编容器,常与“包篚”互用,均指代礼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5中的文献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标题标题:
《包篚》这个词的意思和来源
《包篚》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指的是将蔬菜包在竹叶中蒸熟的一种烹饪方法。这种烹饪方法可以保持蔬菜的鲜美和营养,同时也带有一种独特的清香。
标题标题:
《包篚》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包篚》的拆分部首为“勹”和“竹”,部首“勹”表示包裹的意思,部首“竹”表示竹子。该字的总笔画数为18画。
标题标题:
《包篚》的繁体字
《包篚》的繁体字为「包瓿」。
标题标题:
古时候《包篚》的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包篚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包的包字手写形态有古文包字形和大篆包字形,篚的古文形态是「㚁」,现在不常用。
标题:
《包篚》的例句
我最喜欢吃妈妈做的包篚,清香可口。
标题:
《包篚》的相关词汇
组词:蔬菜包、蒸熟、烹饪方法。
近义词:蔬菜蒸、竹叶包。
反义词:生吃蔬菜、煮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