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包篚的意思、包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包篚的解释

包匦,筐篚。借指为馈赠之礼品。 南朝 梁 沉约 《与约法师书》:“此生篤信精深,甘此藿食,至於岁时包篚,每见请求,凡厥菜品,必令以荐。” 宋 陆游 《天申节进奉银状》:“前件银,祗率典章,获参包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包篚(bāo fěi)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名词,由“包”与“篚”两个容器名称组合而成,专指盛放贡品或礼物的包裹与竹器。据《尚书·禹贡》记载,先秦时期诸侯向天子进献贡品时,“厥包橘柚,锡贡”,其中“包”为包裹织物之容器,用以收纳珍稀物产;“篚”则源于《说文解字》释义“篚,竹器,圆而长,容物”,特指竹编的圆形礼器,如《周礼·地官》所述“祭祀共其篚帛”,可见其专用于承载丝帛等贵重祭品。

这一词汇常见于古代礼制文献,如《礼记·月令》载“命百官谨盖藏,命有司循行积聚,无有不敛,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蘗必时,湛炽必絜,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其中“包篚”象征礼制中物与仪的规范化呈现。唐宋以降,随着礼器形制演变,该词逐渐被“笥”“匣”等替代,但仍在典章文献中保留其文化意涵。

网络扩展解释

“包篚”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bāo fěi,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包篚”由“包”和“篚”组成:

二、用法与引申

  1. 字面义:指具体的包裹或竹器盛装的礼品,常见于古代文献。如宋代陆游《天申节进奉银状》用“获参包篚”表示参与进献礼品的仪式。
  2. 比喻义:部分资料(如)提到其可引申为“被思想或环境束缚,难以自由发展”,但这一用法在古籍中未见直接例证,可能是现代引申的解读。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礼仪、馈赠或进贡场景,常见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中。例如:

“凡厥菜品,必令以荐。”(沈约《与约法师书》)

四、相关辨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5中的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保质便近邠壃不惮烦才气过人层出插画常客抄写鹑郊触桶带鈎当行家妒痴恶色返本还源繁稠奉公感化格致家构讼濠梁之上河朔饮活伶伶坚介节礼精劲鸡犬不惊里闬历辘柳祠论比论谏炉算子昴灵门胄谧息木皇木桩瓯臾鹊谶屈下三刺三藐三菩提山风善贾而沽傻头傻脑省劲,省劲儿声希味淡施爵石柟时聘送给琐蛣条施嵬然不动下九流消委下死手瞎子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