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莸的意思、兰莸的详细解释
兰莸的解释
兰,香草;莸,臭草。多用以喻良莠、贤愚、美丑等。《后汉书·党锢传赞》:“兰蕕无并,销长相倾。” 李贤 注引《左传》:“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臰。”《宋书·袁顗传》:“乃欲毁陵邑,虐 崇宪 ,烧宗庙,卤御物,然后荡覆京都,必使兰蕕俱尽。”
词语分解
- 兰的解释 兰 (蘭) á 指“兰草”和“兰花”:兰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兰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兰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
- 莸的解释 莸 (蕕) ó 古书上指一种有臭味的草:薰莸。 落叶小灌木,叶子卵形或披针形,花淡蓝色,蒴果成熟后分裂成四个小坚果。供观赏,全株可入药。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兰莸”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兰”和“莸”两个植物名称组合而成,常用于比喻对立的事物或品质。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字义解析
- 兰:指兰花或兰草,象征高雅、芬芳。古人也用“兰”代指香草,如《左传》中的“薰”(香草)常与“莸”对举。
- 莸:古书指一种有臭味的草,如《左传》记载“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强调香臭对立。
2.比喻意义
- 对立与对比:兰(香草)与莸(臭草)常被用来比喻善恶、美丑、贤愚等无法共存的对立关系。例如《后汉书·党锢传赞》提到“兰莸无并,销长相倾”,形容正邪不两立。
- 品德象征:在特定语境下,也引申为形容人兼具高雅与坚韧的品德(如兰花的风度与莸草的节操),但此用法较少见。
3.古籍用例
- 《宋书·袁顗传》中以“兰莸”暗喻政治斗争中的善恶阵营。
- 成语“薰莸不同器”与“兰莸”意义相近,均指好坏不能共处。
4.使用场景
- 多用于文学或议论性文本,强调事物的对立性或人的品格反差。
- 例句:
- “君子小人,如兰莸之异气,不可同器而藏。”
- “他行事光明磊落,颇有兰莸之节。”
5.补充说明
- 英语翻译:可直译为“orchid and stinkweed”,但需结合语境补充比喻义,如“good and evil”或“noble and vile”。
如需进一步了解字形结构(如部首、笔画)或古籍原文引用,可参考《后汉书》《左传》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兰莸
兰莸是一个汉字词,由“兰”和“莸”两个部分组成。
部首和笔画
“兰”字的部首是“艹”,总共有六划;“莸”字的部首是“艹”,总共有十一划。
来源
“兰莸”是由兰草和莸草两个字合成而成,兰草代表着美丽和高雅,莸草代表着坚韧和顽强。
繁体
在繁体字中,“兰莸”字的写法为「蘭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兰莸的写法略有不同。兰字的古代写法为“蘭”,而莸字的古代写法为“䓛”。
例句
1. 他的诗歌像兰莸般优美,让人陶醉其中。
2. 这个地方的气候适宜兰莸的生长。
组词
兰莸可以与其他字组合成一些词语,如兰莸花、兰莸香、兰莸园等。
近义词
兰莸的近义词有兰雅、兰花。
反义词
兰莸的反义词有粗犷、粗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