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积草的意思、积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积草的解释

(1).指草甸。《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藪积草。”

(2).存留野草。《管子·权修》:“野不积草,农事先也;府不积货,藏於民也。”

(3).指贮积饲料。 清 李渔 《比目鱼·寇发》:“故此就在万山之中,招兵买马,积草屯粮。”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积草”一词在中文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指草甸
    指自然形成的草地或草场。例如《管子·立政》中提到“敬山泽林藪积草”,强调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2. 存留野草
    与农业发展相关,指在耕作过程中保留部分野草。如《管子·权修》中“野不积草,农事先也”,说明合理管理野草以优先保障农业生产。

  3. 贮积饲料
    指为牲畜或战备储备草料。例如清代李渔《比目鱼·寇发》中“积草屯粮”,描述军事备战中的物资储备。


二、成语中的扩展含义

在“积草屯粮”“屯粮积草”等成语中,“积草”常与粮食储备并列,表示为战争或紧急情况储备物资。例如:


三、综合应用场景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管子》等古籍或《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中的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积草的意思

“积草”一词是由两个汉字构成的,分别是“积”和“草”。它的意思是指积累草料或者积存草料。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拆分“积草”这两个字的部首是“禾”和“艸”,它们分别代表着禾本科植物和草本植物。根据字典,字“积”由10笔组成,而字“草”由9笔组成。

来源和繁体

“积草”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最早见于《庄子·秋水》一章中:“知米之积草,谓之瘦。饲之粟,谓之肥。”可以看出,积草一词在古代有着农业方面的涵义。而在繁体字中,“积草”这个词的写法并没有太大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写字的时候,并没有规范统一的字体形式,因此字形会因地域和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过,总的来说,“积草”这个词的字形在古代是比较接近现代字形的。

例句

1. 农民工为了过冬,积草储存了大量的饲料。

2. 出门旅行前,她特意积草了一些零食,以备不时之需。

组词

积累、积存、草料、储存、饲料。

近义词

堆积、积聚、囤积、储备。

反义词

减少、耗尽、消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