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莸的意思、蘭莸的詳細解釋
蘭莸的解釋
蘭,香草;莸,臭草。多用以喻良莠、賢愚、美丑等。《後漢書·黨锢傳贊》:“蘭蕕無并,銷長相傾。” 李賢 注引《左傳》:“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臰。”《宋書·袁顗傳》:“乃欲毀陵邑,虐 崇憲 ,燒宗廟,鹵禦物,然後蕩覆京都,必使蘭蕕俱盡。”
詞語分解
- 蘭的解釋 蘭 (蘭) á 指“蘭草”和“蘭花”:蘭艾(“蘭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蘭譜(結拜盟兄弟時互相交換的帖子,上寫各自家族的譜系。蘭有香味,喻情投意合)。蘭摧玉折(喻賢人夭折,後多用來哀悼人不幸早
- 莸的解釋 莸 (蕕) ó 古書上指一種有臭味的草:薰莸。 落葉小灌木,葉子卵形或披針形,花淡藍色,蒴果成熟後分裂成四個小堅果。供觀賞,全株可入藥。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蘭莸”是一個漢語詞彙,由“蘭”和“莸”兩個植物名稱組合而成,常用于比喻對立的事物或品質。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1.字義解析
- 蘭:指蘭花或蘭草,象征高雅、芬芳。古人也用“蘭”代指香草,如《左傳》中的“薰”(香草)常與“莸”對舉。
- 莸:古書指一種有臭味的草,如《左傳》記載“一薰一莸,十年尚猶有臭”,強調香臭對立。
2.比喻意義
- 對立與對比:蘭(香草)與莸(臭草)常被用來比喻善惡、美丑、賢愚等無法共存的對立關系。例如《後漢書·黨锢傳贊》提到“蘭莸無并,銷長相傾”,形容正邪不兩立。
- 品德象征:在特定語境下,也引申為形容人兼具高雅與堅韌的品德(如蘭花的風度與莸草的節操),但此用法較少見。
3.古籍用例
- 《宋書·袁顗傳》中以“蘭莸”暗喻政治鬥争中的善惡陣營。
- 成語“薰莸不同器”與“蘭莸”意義相近,均指好壞不能共處。
4.使用場景
- 多用于文學或議論性文本,強調事物的對立性或人的品格反差。
- 例句:
- “君子小人,如蘭莸之異氣,不可同器而藏。”
- “他行事光明磊落,頗有蘭莸之節。”
5.補充說明
- 英語翻譯:可直譯為“orchid and stinkweed”,但需結合語境補充比喻義,如“good and evil”或“noble and vile”。
如需進一步了解字形結構(如部首、筆畫)或古籍原文引用,可參考《後漢書》《左傳》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蘭莸
蘭莸是一個漢字詞,由“蘭”和“莸”兩個部分組成。
部首和筆畫
“蘭”字的部首是“艹”,總共有六劃;“莸”字的部首是“艹”,總共有十一劃。
來源
“蘭莸”是由蘭草和莸草兩個字合成而成,蘭草代表着美麗和高雅,莸草代表着堅韌和頑強。
繁體
在繁體字中,“蘭莸”字的寫法為「蘭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蘭莸的寫法略有不同。蘭字的古代寫法為“蘭”,而莸字的古代寫法為“䓛”。
例句
1. 他的詩歌像蘭莸般優美,讓人陶醉其中。
2. 這個地方的氣候適宜蘭莸的生長。
組詞
蘭莸可以與其他字組合成一些詞語,如蘭莸花、蘭莸香、蘭莸園等。
近義詞
蘭莸的近義詞有蘭雅、蘭花。
反義詞
蘭莸的反義詞有粗犷、粗俗。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