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切望。旧时书信中常用之。 宋 苏轼 《与知县书》之九:“儿子遂获託庇,知幸。鲁钝多不及事,惟痛与督励也。切祝切祝。”
(2).恳切祷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里人 刘生 ……具茗果酒餚,焚香切祝,明烛就寝,屏息以伺。”
“切祝”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iē zhù,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犹切望,旧时书信常用
表示深切期望或嘱托,多用于古代书信结尾,表达对收信人的殷切希望。例如苏轼在《与知县书》中提到“切祝切祝”,强调对儿子成长的深切期许。
恳切祷告
指以诚挚的态度祈求神明或上天,常见于宗教或民俗场景。清代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焚香切祝的行为,体现了这一含义。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切祝”,但可在仿古文体或特定文化场景(如传统节庆祝福)中见到。需注意其与“切望”“祈祝”等词的细微差别:前者更侧重“深切”,后者偏重“祈愿”。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避免混淆古今用法。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苏轼、纪昀的相关作品。
切祝(qie zhù)是一个寓意吉祥的词语,由"切"和"祝"两个字组成。
1. 拆分部首和笔画:
切:左右结构,左边是"刀"的变形,表示切割,右边是"七",表示七夕节,总笔画数为4。
祝:上下结构,上边是"礻",表示祭祀,下边是"主",表示主持,总笔画数为10。
2. 来源:
切祝这个词语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意思是切割不吉祥的事物,祈求好运和祝福。
3. 繁体:
切祝的繁体字是「切祝」。
4.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切祝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意思相同。例如,在篆书时期,切祝的写法是「切祝」。
5. 例句:
切祝这个词语常常用于各类祝福场合,比如婚礼、生日等。例如,我们可以说:“祝福新婚夫妇切祝幸福,百年好合。”
6. 组词:
切割、切换、切实、祝福、祝贺、祝愿等。
7.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祝福、祝愿、祝贺。
反义词:厄运、不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