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五月的意思、三五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五月的解释

指农历十五夜的月亮。多特指中秋月。 南朝 梁 王僧孺 《月夜咏城南康新有所纳》诗:“二八人如花,三五月如镜。”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是时秋方中,三五月正圆。” 唐 段成式 《观山灯献徐尚书》诗:“分明三五月,传照百千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五月”的汉语词典释义与文学意蕴

一、基本释义

“三五月”在汉语中主要有两层含义:

  1. 时间指代:指农历的三月和五月,泛指春季至初夏时节。
  2. 月相特指:古代以“三五”表示十五日,故“三五月”特指农历每月十五日的满月(望月)。

二、权威词典解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明确“三五”可表约数(如“三五天”),亦存古义“十五”。如“三五月”即“十五的月亮”,常见于古典诗词。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 《汉语大词典》

    收录“三五”作数词时指“十五”,例证引《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印证“三五月”即满月意象。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三、文学典例与用法

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中“高高秋月照长城”虽未直用“三五月”,但“秋月”常指十五满月,承袭“三五”表月相的传统。此用法在古典诗文中广泛存在,凸显月圆之夜的时空意境。

四、语义演变

现代汉语中,“三五月”的时间义(三月和五月)更为常用,但文学创作仍沿用“十五满月”的古义,赋予语言凝练之美。需结合具体语境区分释义。

总结

“三五月”兼具时间范畴与月相特指的双重内涵,其核心古义源于“三五”代指“十五”的计数传统,现代用法则以季节指代为主,二者共存于汉语语义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三五月”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1.基本释义

指农历十五的圆月,多特指中秋时节的月亮。这一解释来源于多个权威词典和古诗引用(如汉典、沪江在线词典等)。例如:

2.语言特征

3.延伸用法

在部分语境中,也可泛指其他月份的十五圆月,但需结合诗句或文意判断。例如唐代段成式《观山灯献徐尚书》:“分明三五月,传照百千灯”,此处可能指元宵节的月亮。

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中的用法或相关近义词(如“三五夜”“月满”),可参考古籍文献或权威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凹凸谤咎半阴边圉并处蚕子恻恻大后儿打来回道秘打听点召多言数穷扶竹各种各样共居勾死人贯览关陇关赏骇怖含英咀华红粉角氐精魅金无足赤巨工苦际陵威六顺螺蜔逻哨路涩麪馆庙殿迷乐洞民怨尼邱怒恨屏气慑息铺潦绮缟琪瑰契经起捐亲羁日子嬗代上首申停司聪松殿索引抬亭颓叹土味畏兽衔碑乡进向天而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