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废队 ”。1.衰亡;灭绝。《左传·昭公九年》:“ 文 、 武 、 成 、 康 之建母弟,以蕃屏 周 ,亦其废队是为,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清 谭献 《复堂词录序》:“律吕废队则声音衰息,声音衰息则风俗迁改。”
(2).因懈怠而中止。 唐 白居易 《祭中书韦相公文》:“今即日於道场斋心持念,一愿一礼,如公在前;以至他生,不敢废坠。”《西游记》第三一回:“你们却都要仔细看守家业,依时插柳栽松,毋得废坠。”
“废坠”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衰亡、灭绝
指事物因衰落而消亡,常用于描述制度、传统或血脉的断绝。例如《左传·昭公九年》提到周朝分封母弟以维护统治时,称“废队(坠)是为”,即指若不能延续制度则衰败不可避免。清代谭献在讨论音律时,也用“律吕废坠”形容文化传统的消失。
因懈怠而中止
强调因缺乏坚持或疏忽导致的中断。如白居易在祭文中用“不敢废坠”表达对友人遗志的坚守,《西游记》第三十一回也告诫“毋得废坠”家业。
使用注意:
词义:废坠(fèi zhuì)一词指的是事物的衰败或失败,形容物品或事务处于废弃或不再有用的状态。
废坠的部首分别是“广”和“土”,废的笔画数为3,坠的笔画数为6。
废坠是由两个词合并而成,其中“废”表示废弃、失去作用,而“坠”指的是落下或沉没。合并形成“废坠”,表示事物或物品丧失了原有的价值和功能。
繁体字“廢墜”也表示相同的意思。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废坠的写法与现代相似,只是笔画的形状有所变化。
1. 这座废坠的建筑物已经废弃多年,面目全非。
2. 他的计划因为种种原因而变成了一座废坠,无法继续进行。
废墟、废品、废弃、废物、坠楼、坠毁
废弃、荒废、废旧
有用、有效、正常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