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羽书生的意思、白羽书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羽书生的解释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 阳羡 许彦 於 绥安山 行,遇一书生,年十七八,卧路侧,云脚痛,求寄鹅笼中。 彦 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后因以“白羽书生”为鹅的代称。 唐 骆宾王 《上廉察史启》:“白羽书生,自铭恩於食稻;黄衣童子,将赛德於餐花。”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白羽书生”是一个源自古代文学典故的词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白羽书生”字面意为“白色羽毛的书生”,但实际代指鹅。这一雅称源于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的神话故事:书生自称脚痛,请求藏身于许彦的鹅笼中,竟能缩身与鹅同处而不惊扰。后人以此典故将鹅拟人化,称为“白羽书生”。

二、典故出处

故事记载于《续齐谐记》:

阳羡许彦于绥安山行,遇一书生,年十七八,卧路侧,云脚痛,求寄鹅笼中。彦以为戏言。书生便入笼,笼亦不更广,书生亦不更小,宛然与双鹅并坐,鹅亦不惊。(引自、5)

三、用法与延伸

  1. 文学雅称:唐代骆宾王曾在《上廉察史启》中以“白羽书生”指代鹅,体现其文雅意趣。
  2. 近义词:与“鹅笼书生”同源,均关联典故中的奇幻情节。
  3. 注意误区:部分解释误将其引申为“才华出众的学子”(如),但权威文献均明确指向鹅的代称,需以原始典故为准。

四、文化意义

该词反映了古代文学中以物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神话故事赋予动物人格化特征,常见于诗词或寓言创作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标题:《白羽书生》的意思及来源

《白羽书生》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一个人面貌俊美,文采出众,才华横溢,像是从书本中走出来的一般。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具体的拆分如下:

部首和笔画:

来源:

《白羽书生》一词源于中国古代的故事和文学作品。白羽是汉代文学家刘向《列仙传》中描述的仙人形象,他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人,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和技能,被誉为“白羽书生”。

繁体字:

《白羽书生》在繁体字中的写法是《白羽書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在有些不同。《白羽书生》在古代写作《白羽書生》。汉字的变化体现了语言和文化的演变。

例句:

他一身白衣,眉宇间透露出一种书生气息,真是个白羽书生。

组词:

白云苍狗,书生气十足,书生之见。

近义词:

才子佳人,文人雅士,梁山好汉。

反义词:

俗人,庸人,蛮夷之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