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赠送的食物。餽,通“ 馈 ”。 清 孙枝蔚 《避地》诗之一:“风俗成相惯,家家有餽携。”
“餽携”是“馈携”的异体写法,二者含义相同。根据权威资料,其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餽携”指赠送的食物。其中,“餽”通“馈”,表示馈赠;“携”则指携带或传递。该词源自清代孙枝蔚的诗句“风俗成相惯,家家有餽携”,描述当时民间互赠食物的习俗。
用法与延伸
注意
餽携(kuì xié)是一个古汉语词语,意思是带着食物出行或赠送食物给他人。
餽(kuì)的拆分部首是食(饣),总共有16个笔画;携(xié)的拆分部首是手(扌),总共有9个笔画。
《餽携》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周礼·春官宗伯·士冠礼》中,用于描述王室将食物赠予官员的行为。在繁体中,餽携的写法分别是饋攜。
在古代,餽携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其中,“餽”可以写作“饋”、“餼”,而“携”可以写作“攜”。
1. 父亲餽携着美食,在他回家的路上。
2. 他用餽携的礼物感谢了那位帮助他的朋友。
组词:餽贈(kuì zèng,赠送食物)、餽耳(kuì ěr,带着食物耳食)。
近义词:赠送、馈赠。
反义词:索取、接受。
【别人正在浏览】